美媒:爲了礁石和珊瑚礁不值得與中國開戰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5月4日文章,原題:爲了礁石和珊瑚礁不值得與中國開戰 美國願意爲東海和南海無人居住的岩礁作出犧牲——這是日本和菲律賓領導人赴美訪問傳達出的主要信息之一。在印太地區,華盛頓理應表現得敏銳和明智,但拜登政府卻慫恿地區國家與中國作對,這是魯莽的戰略。

首先,美國的切身利益與釣魚島或南海的領土爭端無關。相關島嶼、岩礁和淺灘無人居住、面積很小,幾乎沒有任何戰略價值。此外,中國不可能阻礙在東海和南海的商貿航行活動,因爲中國是這些活動的主要受益方。退一步說,人們能夠改變商貿航行的線路,只要多付出一些成本即可。沒必要爲了稍微便宜的商品犧牲任何人的生命,遑論讓世界被摧毀。

美國政府稱《美日安保條約》和《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和南海,此舉加劇了與中國關係緊張和爆發衝突的風險。中國認爲這兩處地點事關中國核心或切身利益。

此外,(拜登政府)對爭議領土作出的“堅如磐石”安全保證,將慫恿日菲兩國的冒險行爲。日本2012年對釣魚島採取的“國有化”行爲加劇了與中國的爭端。只要華盛頓完全支持日本的主張,可能緩和緊張局勢的舉措就不大可能被提上日程。

馬科斯政府治下的菲律賓選擇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馬尼拉拒絕中方提出的共同開發南海等務實建議,並選擇擴大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甚至允許美軍進入菲北部的更多基地。華盛頓不但沒有尋求降低其盟國與亞洲最強大國之間的關係緊張,反而用越來越多的聯合巡邏來“獎賞”馬尼拉,這對維護和平無濟於事。

華盛頓不應該拿美國的切身利益冒險,而是應該放棄“保衛”南海和東海無人居住的岩礁、珊瑚礁和島嶼的承諾。這些承諾本身就不可信。美國真的會爲一片數千英里外的淺灘而甘冒發生核戰爭的風險嗎?印太的和平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學會彼此共處,而非依賴擴大化的安全關係。(作者奎因·馬希克,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