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上鎂展欣巨立 環保製程再進化

巨立實業經理楊耀欣(左起)、美上鎂董事長楊進昌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秘書長蔡培鬆、美上鎂總經理蔡永洲合影。圖/美上鎂提供

展欣環保總經理趙寶祥經營團隊。圖/展欣公司提供

2014年15家彰化電鍍廠排污被訴,同時間南部幾家電鍍廠被勒令停工,造成螺絲供應鏈面臨癱瘓危機,國人再次陷入經濟與環保孰輕孰重的爭議,並引發表面處理產業何去何從的討論。而這些環保議題重複上演,爲解問題國內表面處理專業公司美上鎂、展欣、巨立三家強棒結合表面處理,環保製程再進化減廢至零污染目標,將引導電鍍廠讓世人刮目相看。

美上鎂董事長楊進昌指出,國內電鍍廠等表面處理業者多屬中小企業,在經營環境日趨艱困下,如能徹底改善廢水排放問題,達到「污水重金屬回收再利用」、乃至「零污染」的目標,不僅能省下可觀的用水廢水處理費,更可提升產業競爭力,並達到環保救地球的目的。

楊進昌指出,電鍍廢水經處理後會產生大量含重金屬的污泥,這些高毒性的污泥同樣是危害廢棄物,目前多采水泥固化方式處理,不僅成本高,且執行困難。

展欣環保總經理趙寶祥表示如能從製程將廢水及重金屬回收再利用,除可節省水資源、降低廢水處理成本,同時透過重金屬回收,也可大幅減少污泥量,對環保無疑是一大貢獻。由於污泥產生量主要受廢水污染濃度與加藥量影響,因此施行廠內管理、製程減廢,是減少污泥產生量的最佳方式。

趙寶祥強調,清潔生產(減廢)、生產線管制污染源勝過管末後續處理的觀念已漸被接受,不少電鍍業者也積極透過製程上的減廢,達到減少水資源浪費、並追求「零污染」的目標。

表面處理工業系產品商品化前的表面處理工藝,大至汽機車、機械及電子零組件,小至珠寶飾品物件,均需經由電鍍等加工來強化抗紫外線耐高溫光澤、防蝕、耐磨及導電功能,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惟因電鍍製程需使用大量的水清洗,且這些使用後的水含有鎳、鋅等有毒重金屬,若未經處理就排放,將造成生態的污染與破壞,並危害人體健康。

表面處理業者分別從原料設備、技術等面向着手改善,讓棘手的廢水及污泥處理迎刃而解。例如,巨立實業從瑞士引進對環境更友善的金屬表面處理添加劑鎳緩衝鹽(代硼),可直接添加於鍍鎳藥水製程中,以取代現在鍍鎳製程中所使用的硼酸,不需要重新建浴;特殊功能性表面處理大廠美上鎂公司的南投新廠,投資逾億元導入更先進的AI自動化廢水處理及回收設備,透過製程減廢,減少水資源浪費;專業環保大廠展欣環保公司則陸續發表特殊乾燥機熱泵式污泥烘乾機、TMF等全新產品,透過上中下游等相關業者的共同努力,改善排廢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