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衆議院通過「臺北法案」賞罰制度成亮眼 重點一次抓!

▲美通過臺北法案參議院版。(圖/路透社

文/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4日專電美國聯邦衆議院今天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壓倒性票數通過「臺北法案」,盼能以實際行動反制中國長年壓制臺灣行徑,並從經貿國際參與及外交領域整體提升臺灣國際地位

「臺北法案」全名爲「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依全名起首字母簡稱爲TAIPEI Act),最早是由共和黨籍參議員德納(Cory Gardner)、盧比歐(Marco Rubio)等4位友臺參議員於2018年9月共同提出。2018年法案提出當時,由於中國強力在外交上打壓總統英文政府,臺灣已自2016年一連失去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等邦交國,而2013年與臺灣斷交的甘比亞則於2016年3月與中國復交。

可惜的是,法案當時未能排上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議程,最後無疾而終。去年5月23日,賈德納等4位跨黨派參議員決定捲土重來,再次在參議院提出「臺北法案」。相較2018年版本,這次法案不只計劃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國,更納入2項新的重點,包括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增強美臺雙邊經貿關係。法案內容雖自提出後有經過數次修改,但重點仍圍繞在臺灣經貿發展、國際參與及外交關係上。根據衆議院今天通過的修正後參議院版「臺北法案」內容,法案共有5個章節(section),以下爲法案重點摘要。

●美臺互爲重要經貿夥伴雙方進一步增強關係法案第3節指出,「國會意見」(sense of Congress)認爲,美臺雙方已建立強韌經濟夥伴關係,美國目前是臺灣第2大貿易伙伴,臺灣則是美國第11大貿易伙伴及重要農產品出口地。法案表示,強健美臺經濟關係一直帶來正面影響,包含刺激經濟成長及爲雙方人民創造工作機會

法案敦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應與美國國會協商,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美臺雙邊經貿關係。

●臺灣國際參與受阻 籲美方以行動支持協助法案第4節指出,美方應在適當情況下,支持臺灣成爲所有不以主權國家爲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分

此外,法案呼籲美國行政部門應指示美方在上述組織中的代表,透過「美國意見的表達、投票影響力」,支持臺灣取得會員或觀察員身分。法案也敦促美國總統或其指派代表,應在領袖高峰會、美中全面經濟對話等任何與中國的雙邊互動中,支持臺灣取得上述組織會員或觀察員身分。

●反制中國奪取臺灣邦交國 籲美方建立外交「賞罰制度」法案第5節指出,「國會意見」認爲,美國行政部門應支持臺灣強化其正式外交關係,以及與印太區域世界其他地區國家的夥伴關係。

爲了達成這項目的,法案呼籲美國行政部門在適當情況並符合美國利益下,對於明顯增強、強化或「升級」(upgrade)與臺灣關係的國家,應考慮增加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反之,對於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臺灣安全或繁榮造成傷害的國家,美方應考慮「改變」(alter)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法案也要求美國國務卿在法案生效後1年內,並連續5年時間,每年針對符合上述情況所採取的作爲,向適當國會委員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