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72%領土沙漠化,沙塵問題愈發嚴重,對我國的危害有多大?

引言

蒙古國,一個令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內陸國家。

該國所處的蒙古高原,歷史上曾擁有過亞洲最優質的草場。然而,近年來卻在遭受嚴重破壞——草場退化,大片沃土淪爲荒沙。

蒙古國的沙漠化問題,威脅到的不僅是本國牧民的生計,還有鄰國人民的安全。其中,我國受到的傷害最爲突出。

拜蒙古國沙漠化所賜,我國北方省份去年遭受了8次沙暴衝擊,出現了10年難得一見的噩夢天氣

漫天飛舞的黃沙遮蔽了車輛的視線。交通事故一起連着一起,減少外出的預警一個接着一個。

那麼,蒙古國的沙漠化問題因何而起?有多嚴重?又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影響呢?

蒙古國爲什麼草場退化

在解釋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沙漠化和沙塵暴的基本概念。

沙漠化,是指土壤沒了水和養分,就只剩下一捧細散流沙。這一現象,通常與地表起到鞏固水土作用的植被遭到破壞有關。

而在沙漠化嚴重的地區,大量的細微顆粒物被大風捲入高空,就會形成沙塵暴。

那麼,中國不是有連橫數省的三北防護林嗎?爲什麼還會有沙暴肆虐呢?

對此,專家分析,去年在華北作亂的沙子,雖然有部分是國產的,但主要還是“進口沙”。而我們的北方鄰居——蒙古國。

就是近期一系列沙暴天氣的沙源地。這裡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爲因素。

自然方面,蒙古國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國家。氣候特徵表現爲降水量少,蒸發量大,雨季短暫。大部分地區的年降雨量保持在300毫米以下。

同時,蒙古國也處於高緯度、高原地區。

緯度高,意味着冬季漫長嚴寒。海拔高,意味着即便有降水,也會受重力的影響,流到其他地方去,地表很難留住水分。

這些氣候特徵,致使蒙古國土壤普遍含水量低,植被缺水很難生長。

這也是爲什麼,海拔較低的內蒙古擁有大片優質草場,而蒙古國南部好幾個省份,卻都是戈壁遍佈的原因。

此外,受到近些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蒙古國的乾旱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被加劇了。相對應的,沙漠化問題也更加突出。

人爲因素方面,無序開採和過度放牧,是導致蒙古國土地沙漠化的兩條“斷頭路”。這兩大原因,正好對應了蒙古國的兩大支柱產業——礦業和畜牧業。

一方面,蒙古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銅、煤、鐵等。這些資源刺激了礦業的繁榮。

然而,資源開發在提高收入和增加就業的同時,又消耗了寶貴的地下水,破壞了地表植被,加劇了水資源枯竭,引發了土壤沙漠化。

並且,採礦的過程中還伴隨着大量的廢石、廢渣、廢水等廢棄物的產生。

這些廢棄物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毒害土地,造成草場退化,導致被挖開的草場無法再生。

特別是蒙古國的礦產開發,還停留在技術含量極低的粗放階段。礦石精煉能力不足、礦場環保善後工作不到位。

只能大規模出口低附加值的粗加工產品,走薄利多銷的路線。

另一方面,過度放牧的問題,本質上也是人地矛盾的問題。

近幾十年來,得益於醫療條件及收入水平改善的緣故,蒙古國人口增加,對牛羊牲畜的需求與日俱增。

以至於發展到現在,羊羣的總量超出了草場的生態容量,羊吃草的速度更是超過了牧草的長勢。

再加上放牧時間過長、牧區人口過多和無序轉移等因素,導致草原過度利用,植被恢復不良,土地水分不足,形成了沙漠化。

那麼,蒙古國的沙漠化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我們從衛星地圖俯看一下就知道了。這個國家遍地的沙黃,幾乎見不到一點青綠。

與古詩中“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觀不同。現如今的蒙古國,已有76%的領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沙漠化,植被覆蓋率更是僅有可憐的7.9%。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這裡有超過500條河流斷流,400多個湖泊乾涸。

就連烏蘭巴托,作爲蒙古國的門面,其PM2.5值都達到了國際安全標準的133倍。被世衛組織評選爲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與此同時,嚴重的空氣污染,也讓一些蒙古倒爺發現了商機。

在烏蘭巴托的超市貨架上,罐裝新鮮空氣甚至比飲料更受歡迎。因爲蒙古國人相信,新鮮空氣和酒混在一起喝,能夠淨化自己的心肺。

蒙古國沙化,中國買單

蒙古國的沙漠化問題如此嚴重,相對應,由此引發的沙塵暴天氣也是相當恐怖的。

據統計,步入新世紀以來,蒙古國平均每年有57天的時間沉浸在沙塵暴的肆虐當中。

在2023年的“5·19”超強沙塵暴中,蒙古國失蹤了120人、另有20多座樓房和18個蒙古包被掀翻、損失的牛羊馬匹不計其數。

並且,中國的三北防護林根本防不住。在大氣活動的影響下,蒙古國的沙塵暴可以很輕易地南下,越過中蒙邊境,在我國的北方肆虐。

甚至讓南方一些地區,例如四川盆地的污染指數都有所上升。雖然說,沙暴天氣很難在短時間內直接置人於死地。

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後患無窮。因爲這是一種由沙塵顆粒混合在空氣中的強風暴天氣現象。

當沙塵顆粒被大風揚起並帶到高空,再散播到其他地區時,就會給交通出行和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在交通運輸領域,沙暴危害一般表現爲——降低能見度和破壞基礎設施。

例如,當特大沙暴來臨時,飛行員在客機上僅能看到滿目的黃沙,憑肉眼很難分辨出地面的機場跑道,因此不敢貿然降落。

考慮到這一點,機場爲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往往會在沙塵暴預警發出的日期裡,宣佈航班暫停或取消。

再如,對於動車設施來說,細微顆粒更是一個禍害。

當風沙侵入鐵路電網,附着在高壓電設備上時。跳閘斷電就會經常發生。嚴重情況下,還會使整條列車的電力供應出現中斷。

沙塵暴對健康領域的危害,則主要體現在誘發眼部、肺部以及呼吸道疾病上。

沙暴來臨時,空氣中的細小沙塵會很容易地進入到人的眼睛中,致使結膜炎、角膜炎高發。

此外,這些東西還會通過呼吸作用,進入到人類的呼吸道甚至是肺部中,進而引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等疾病。

除了降低空氣質量,影響人們的出行和工作之外。沙塵暴還會導致沙漠化擴散,加劇水土流失,影響農牧業生產,破壞我國生態環境。

可以看出,蒙古國的沙漠化問題,以及中國的沙塵暴現象,都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自然災難面前,人類是一個整體。

明明是蒙古國無節制地向大自然地索取,遭來了萬劫不復的惡果。

但大自然在懲罰人類的時候,從來不會區分彼此。以至於其他國家造成沙漠化,被動躺槍的卻是中國。

事實上,就在蒙古國向周邊國家無腦輸出沙塵暴的同時,有一個國家在背後默默地爲他們的行爲買單,那就是中國。

二十年的時間裡,中國讓21萬平方公里的荒漠變成綠林、綠地,並構建了規模龐大的三北防護林工程。

但遭不住外蒙人太能造,搶救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別人破壞的速度。我們管得了自己,可惜管不了鄰居。

那麼,既然蒙古國的沙漠化問題這麼嚴重,他們自己難道就沒有意識到嗎?

意識到了。但沒辦法,太窮了。蒙古全國的GDP,只有中國內蒙的二十二分之一。

綠水青山固然重要,但對一個連溫飽都成問題的國家來說,環保就是個笑話。

擱古代,高原不長草,蒙古部落興許可以派騎兵南下,到中原地區“打穀子”,通過搶劫別人來化解自身人地矛盾。

但在“能歌善舞”的現代,他們除了自我破壞之外,又能拿出什麼妙計,解決當務之急的吃飯問題呢?

結語

簡而言之,靠破壞來發展經濟,破壞之後又拿不出對策治理。蒙古國沙漠化的背後,藏着一筆經濟壞賬,以至於越破壞越窮,陷入一個無限死循環。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蒙古國人必須要深刻意識到,“先污染再治理”,是一條行不通的路線,這麼做只會逼得自己在貧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務之急,就是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應對挑戰。例如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從法律層面約束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爲。

再如合理規劃和管理土地資源,特別是對草原和林地的使用,嚴格控制過度放牧和採伐。

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與鄰國共築防護林,共同應對全球生態問題。

參考資料:

1.林泉.爲什麼沙塵暴多發生於北方的春季[J]百科知識 2021年13期2.氣候變化和荒漠化是蒙古國沙塵暴多發的“元兇”[J]環境與生活 202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