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天氣減少95%! 內蒙古庫布齊沙漠披綠裝

內蒙古庫布齊沙漠如今已1/3披上綠裝。(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據《國際日報》報導,位於內蒙古境內的庫布齊沙漠,其1.86萬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上已有1/3披上了綠裝。庫布齊沙漠是大陸第七大沙漠,京津冀三大風沙源之一。經過30年來當地政府企業億利資源集團農牧民多方共同合作,約6000多平方公里沙漠已綠意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大陸治理沙漠的典範,其“庫布齊模式”已經被聯合國相關部門認可,成爲世界治沙教材,對荒漠治理具有示範的意義

據大陸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的數據顯示,治理後的庫布齊沙漠,沙塵天氣減少95%,生物種類增長近10倍,年降雨量由治理前不足70毫米增長到300多毫米,沙丘高度整體下降了50%。沙漠中生物肥料、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等產業不斷壯大,10多萬沙區羣衆從中獲益,人均年收入由過去不足2000元增長到近1萬多元人民幣

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說,「沙漠治理不能急功近利,持之以恆很重要,要做好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準備。」庫布齊模式的核心在於創新和產業化,創新是靈魂。億利集團吸納技術,還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找到“生態、產業、民生”的利益平衡點,讓產業化治沙的模式可持續及推廣。

國家林業局治沙辦國際處處長賈曉霞認爲,「綠色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修復退化土地是補赤字,是建設生態文明前提基礎。在此基礎上,實現綠色生產方式的變革,最終形成國家、社會、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