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媽媽衣變身東區時尚風 傳統商圈轉型潮流新地標
▲艋舺商圈店家改變形象,期望吸引更多不同客羣。 (圖/取自臺北市政府網站,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自從林宅星巴克與萬華雙子星陸續開幕後,艋舺地區逐漸涌現觀光人潮。許多在地開業已久的傳統店家,也搭上這波商機,配合臺北市政府近一年的籌備,參與了改造轉型,例如傳統批發服飾店與老舊青草茶店,都透過重新裝潢,並改變行銷策略,將店面改造得既時尚又明亮,期盼吸引更多年輕族羣或不同客羣。
參與改造的鳳.衣美(原名衣美服裝行)長期經營傳統批發服飾業,但原品牌定位及辨識度低。店主劉鳳儀這次重拾擅長的室內設計美感,改以自然風格裝潢陳列,並且調整選衣風格,親自赴對岸選品,與當地供應源頭合作,以限量、款式新穎的方式呈現與在地服飾的差異化,希望一改艋舺「媽媽裝」的刻板印象,爲輕熟齡遊客提供一所清新風格的服飾店。
▲▼鳳.衣美服飾店改造前後。
老濟安 Healing Herbar(原名老濟安青草店)原先店面空間簡陋像倉庫,產品包裝缺乏質感,這次改造將品牌定位爲「療育風青草茶吧」,融合東方青草跟西方吧檯調飲,提供品茶體驗與諮詢交流,並開發溫飲手沖茶、客制複方茶及調理茶包系列產品,跳脫傳統攤車青草茶格局,拉近與客人的距離。
▲▼老濟安 Healing Herbar改造前後。
另外,有着70年老字號漢餅的二和珍Double Harmony,雖然靠近龍山寺有地利之便,但因店內西點麪包佔大半空間,無法凸顯商品特色,本次改造將行銷重點定調爲「古早味傳統漢餅」, 並以「一祥二和艋呷香」爲宣傳標語,連結廟宇祈福文化,加強在地行銷,吸引國內外觀光客羣,除了重整店面,也重新規劃商品陳列與銷售比重,強化漢餅老店質感。
▲二和珍Double Harmony改造前後。
▲主打傳統漢餅,加強在地行銷。
另一間參與轉型的歐芬女內衣店於民國60年在大理街開店,成爲業界知名內衣批發商,但品牌形象與定位不明確,門面視覺也不夠吸睛,這次與改造團隊合作,除了將經營重心轉爲零售外,更跨足電子商務服務,並透過門面改造與品牌詮釋,呈現濃厚歐洲風情。
臺北市商業處蔡處長宗雄表示,市政府希望振興艋舺,「讓商圈從批發型態逐漸出現不同樣態的銷售模式,並發展在地店家品牌特色。」除了能輔導在地經營許久的業者轉型外,更能爲歷史悠久的服飾、青草與糕餅業者延續經營下一個一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