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計容積變公設 二方向補漏洞

學者認爲公設應與居住坪數分離計價,或直接改爲實坪制,且政府該糾正建商「把免計容積當公設賣給民衆」的歪風。對此,內政部徐國勇16日明確表態,這是不應該的,將會全面檢討。

營建署長吳欣修進一步指出,檢討方向有二:一是梯間機電設備、逃生設施等免計容積常被改爲KTV、健身房等設施,違反設置目的;二是停車位部分也有免計容積,將訂定更合理規範,限縮彈性操作空間

綠委高嘉瑜16日在立法院質詢關切房市提到,已有不少學者呼籲公設比分別計價或改採實坪制,而內政部給建商容積獎勵結果成爲建商營利方法

徐國勇迴應,若是指交易實坪制,因建商興建公設仍有興建成本,因此會轉嫁給買房民衆,交易實坪制纔會讓每坪單價提高。至於過去給予建商免計容積,目前內政部已在檢討。

吳欣修則解釋,將盡速提出「建築技術規則修正案調整免計容積合理額度,並訂出哪些樣態不適用,也就是限縮建築物免計入容積相關規定官員說,免計入容積目的是要鼓勵開發商提供現代化住家環境必要設施,免計容積依建築型態不同,卻給建商有操作彈性,也就是漏洞,免計容積項目常違反設置目的。

有關免計容積,吳欣修說,機電設備空間、安全梯之梯間、緊急升降機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升降機之排煙室及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面積之和,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而停車空間、獎勵增設停車空間及未設置獎勵增設停車空間的自行增設停車空間,可不計入容積總樓地板面積。

此外,高嘉瑜說,觀察已實施囤房稅地方政府,如臺北市自施行囤房稅起,房價漲幅從14.29%下降至7.84%,減少將近五成,對六都房價都受到影響外界都認爲實施囤房稅,長期來看可以抑制房價。

行政院長蘇貞昌迴應說,囤房到底擁有幾房纔算?像北市房屋價值又高過其他縣市,且就算提高房屋稅,一年不過增加幾千塊稅金,北市房屋市價至少上千萬,屋主不會因此出售,反把稅金轉嫁給租屋族。徐國勇則說,租金不透明正因房東不肯報稅,只要房東必須報稅,租金自然就會攤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