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博士魯比尼:美股將重演2008年崩盤慘劇

末日博士魯比尼表示,美股將重演2008年崩盤慘劇。圖/路透

著名經濟學家、因悲觀的預測而被暱稱爲末日博士的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撰文指出,現在美國不但存在金融市場泡沫,甚至連經濟也在泡沫化,最終大概會上演類似2008年那樣的慘劇。以下即魯比尼的文章:

美國經濟現在所經歷的,其實是一場「K形復甦」。那些擁有穩定的全職工作和福利,擁有一定金融資產的人,在股市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日子過得相當舒服。與此同時,那些沒有工作,或者是隻能在低附加值藍領和服務領域零工的人,則不但沒有什麼金融財富,甚至還揹負着債務前景一片暗淡。

這些趨勢是顯示着美國日益陷入分裂,華爾街和人民日益脫節。美股市場不管怎樣狂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毫無意義。美國財富金字塔下部的50%人口,加起來也只擁有全部美股資產的0.7%,而頂層的10%掌握着87.2%,最頂層的1%掌握着51.8%。最富有的50個美國人,掌握的財富相當於下層的1.65億美國人。

貧富不均的日益嚴重與大科技公司的興起關係密切。亞馬遜每創造一個就業機會,零售行業就要損失三個就業機會,在其他被科技巨頭們統治的領域當中,也都存在着類似的現象。不過,話雖如此,今日的這些社會和經濟壓力卻絕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當中,由於生活成本和支出預期持續增長,而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後的真實收入中位數卻止步不前,普通勞動者的日子正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

長期以來,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都是訴諸「金融民主化」,即讓這些貧窮的家庭獲得借款的管道,去購買他們其實根本負擔不起的住宅,然後再將住宅的淨值當作提款機。包括抵押貸款和其他債務在內的消費信貸大擴張,最終造就了一個超級泡沫,終結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成百上千萬的美國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住宅和積蓄。

現在,這些十年前慘遭洗劫的千禧世代再度墜入了陷阱。那些打着散工、零工,或者是所謂自由職業者身份的勞動者看到了一根新的「金融民主化」繩索,他們以爲自己可以沿着後者爬到更高的位置,但實際上,那卻是一條要命的絞索。總而言之,在這新一輪騙局當中,成百上千萬人在羅賓漢(Robinhood)或者其他交易app上開了帳戶大量舉債,將相當於自己收入數倍的賭注押在那些實際上一文不值的股票身上。

對於近期的遊戲驛站軋空風潮,許多人都將其描述爲一場英雄史詩:日間交易的小散戶們結成統一戰線,與對衝基金惡魔對抗,大獲全勝。然而,無論怎樣的修飾都不能抹殺事情真正的本來面目。這羣沒有工作、沒有技能、債務纏身、看不到希望的人再次上了騙子的當。他們當中許多人已經開始相信一種荒唐的邏輯:哪怕沒有好的工作,不耐心地去儲蓄和投資,單單靠着各種快速賺錢竅門,或者是對虛擬貨幣等沒有價值的資產投下重注,也一樣可以獲得財務成功。

此處再重複一遍:千萬不要將千禧世代的大衛們團結起來,戰勝華爾街歌利亞的梗當真,事情的真相是,這些愚蠢又業餘的散戶們正在被割第二輪韭菜。和2008年的時候一樣,又一個資產泡沫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差別就在於,這一回,國會當中的民粹派政客還摻和了進來,他們調查和指責那些金融中介機構,因爲後者居然不允許散戶們給自己更瘋狂地增加槓桿

讓局面雪上加霜的是,市場現在終於開始擔心美國聯準會和財政部的超級實驗了,這個實驗打着「量化寬鬆」的旗號(或者按照現代貨幣理論的說法,就是「直升機撒錢」),本質就是預算赤字貨幣化。越來越多的批評者指出,這種做法最終會導致經濟過熱,迫使聯準會在比大家預期早得多的時間點開始加息。無論在名目還是真實利率債券殖利率都已經開始上漲,經濟復甦已經不再被他們視爲利好消息,相反卻成爲了盤整的潛在導火線

與此同時,國會當中的民主黨人還在全力推進1.9兆美元的紓困計劃。理論上說來,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支持家庭的撥款,問題在於,數以百萬計的家庭現在都債臺高築,他們拖欠了房租水電費、抵押貸款、信用卡債務等等,這也就意味着這些直接交給家庭和個人的資金,大量都將被用來還債,或者是儲蓄起來,預計全部紓困資金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會轉化爲實際支出。

在這種情況下,紓困計劃對於經濟成長、通貨膨脹,以及債券殖利率的影響,極可能將比預期小得多。此外,額外的儲蓄遲早將會流向政府債券,這也就意味着,到了最後,所謂救援處在困境當中的美國家庭,實質上是變成了救援銀行和其他放款機構。

當然,必須看到的是,在財政赤字貨幣化和需求面不利衝擊的聯合作用下,通貨膨脹依然可能成爲現實,最終使得美國經濟走向停滯膨脹。只是,這樣的可能性已經是屬於中期預測的部分了,至少2021年暫時不必考慮。

在2021年當中,美國經濟的真實增長速度完全可能不及預期。新冠病毒的新變種不斷出現,讓人們不能不擔心既有的疫苗很可能已經不足以終結疫情。經濟不斷啓動封鎖,又啓動、又封鎖的進程會不斷侵蝕人們的信心,使得在疫情完全結束之前重啓經濟的政治壓力不斷增大。許多中小型企業現在依然掙扎在破產的邊緣,太多人正面臨着長期失業的前景。

然而,資產市場卻泡沫氣息濃烈,或者不如干脆說已經處在泡沫當中了,因爲它們得到了超級寬鬆貨幣政策的「餵養」。現在的美股比益比已經接近1929年和2000年那種巨型泡沫破滅前夕的高檔,而市場槓桿化程度還在不斷提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越來越炙手可熱,還有大科技股、虛擬貨幣等等,今天的市場上有太多東西都令人無法不神經緊張。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聯準會很可能會擔心,一旦他們撤走派對的「酒杯」,市場就將崩盤。伴隨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債務持續猛增,美國經濟中期滯脹的可能性,以及資產市場和經濟本身最終硬着陸的可能性,也是在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