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齊漲的背後

新石

「唐朝」詩人「王勃」曾經在「滕王閣序」中寫下一句極富詩意句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對照到現在的「油電物價齊飛、薪水卻毫無起色」,真是不勝唏噓!

表面上看起來是跟「油電雙漲」有關,其實真正的問題還是,臺灣在「能源」和「民生物資」 這兩個區塊太依賴國外,特別是石油仰賴進口,然後它的影響力又牽涉相關到生活中的種種層面,電力也是,當一種過於依靠的情況發生時,就只能隨着它的價格起降搖擺了。

我常省思現代的生活型態,一切都拿捏在準確效率的時間當中,好像在這樣的時間利用中才能達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要求,所以一種即時、方便、省力思維就出現了!最能夠達到這種狀態的「能源」就應運而生了。

這樣的現代生活要付上許多的代價,當「貨幣交易」變成唯一方式之時,大家開始汲汲營營地去賺取貨幣,然後用貨幣去換取生活的代價,可是他覺得貨幣愈來愈不夠用,逼得他只好去賺更多的貨幣,可是一種不夠的憂慮還是在心中纏繞着,揮之不去!

「貨幣爲什麼不夠用?」用通俗的說法就是「錢爲什麼不夠用?」明明已經付出了等值或超值的努力和心力,爲什麼還是得不到可以夠用生活的「貨幣」?是我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努力沒有效率?還是我努力的成果被資本家給剝奪佔用?在努力得不到等價報酬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是不是一種提醒?這樣的資本主義是不是適用於人類全體?在這樣一個鼓勵消費的時代,透過廣告行銷,把你口袋僅剩的錢都拿去買高檔名牌商品,因爲這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才能跟得上浮華的流行風潮,這樣兩袖清風、口袋空空,然後穿戴名牌,有時候看起來悲哀,好像某一種剩餘價值已經被榨乾一樣。

這其實就是資本主義資本集中的一貫流程,用最少的人力,做最多的事,然後給最少的錢,爆肝生病做不了的,再找另一個拿健康或性命換工作的人,可是我發給你們的少少薪水,還是有辦法叫你掏出來,消費洗腦、流行趨勢,爲了滿足這些資本家給的廣告行銷,你的錢又付了出去,或許只買到「名牌」、「流行」四個字而已。

減少依靠,其實就可以慢慢獨立!當買流行名牌變成一種趨勢之時,資本家就會開始依靠這種消費行爲,可是當不買流行名牌變成另一種流行趨勢之時,資本家就着等着喝西北風了!或是將所謂的名牌調降到原先合理的價位。

在地的東西因爲比較便宜,所以得不到青睞,大家都把進口的舶來品當成寶貝,加在產品裡面提升它的附加價值,因爲外來的東西比較新鮮好吃、比較華麗時尚,可是東西就開始變貴了!消費也跟着提高了!如果換另一種思維來看,如果都用在地的食材商品,至少免了那長途跋涉保存的費用,是不是價格可以拉低?理論上可行,可是實際上還是沒辦法,因爲對商人來講,利潤是多多益善,對他而言漲價反應成本是必然的,但是降價反應成本卻非必然。

這牽涉到一種合理利潤的概念,當原料成本因爲在地優勢而降低,我們應該可以買到更便宜的商品或食物,但是這個價格變化並沒有透明化,於是變成了另一種操縱的空間,就像之前的房屋價格隨人喊價一般。

所以除了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以外,商人的利潤是否透明化也是另一個值得省思的地方,不然所謂的漲價風暴還是會持續不斷地產生。

迴歸到每個人,其實這個社會上士農工商各種行業的人都在做那蝴蝶效應發起者,有人拉低薪資苛扣員工,將利潤往自己口袋裡擺,結果造成員工拮据渡日, 因爲大家都想賺錢,特別是資本家,可是資源就那麼多,你賺我的錢,我賺你的錢,最後不是大家賺錢,卻是有錢大家賠。

降低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儘量使用在地的原料食材,然後消費者才能購買到便宜的東西,這牽涉到消費大衆的一個迷思,以爲外來的東西比較好,所以貴是當然,可是讓我們想想,就拿食物來說,當一些外國進口的食材原料,不斷地加入我們原本的食物當中,運費進口的成本勢必得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爲了這高檔的消費,我們付出了更多的消費「貨幣」,可是如果我們習慣在地食材,不迷信外來進口,理論上很多東西的價格會降低,這當然牽涉商人利潤的透明度,不過一種趨勢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臺灣一直被「進口經濟」牽着鼻子走,物價也一直隨着居高不下,這其實都是市場經濟爲了提高產品的價格所付出的代價,因爲我們連一些食品的原物料都透過進口來加值,這樣無形中提高了產品的價格,商人表面上好像賺到了更多的錢,可是透過蝴蝶效應也變成了推高物價的幫兇,結果他在購買其他商品之時,也花了更多的錢來購買,這到底是良性循環?還是惡性循環?實在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從「萬物齊漲」這件事來看,要政府來解決這件事的話,我看很難。老百姓的自覺很重要,當政府和財團之間眉來眼去,老百姓的自覺其實也可以彙集成一股經濟力量,當我們沒有「非消費不可的壓力」,認真地去思考區別「需要」,「想要」之間的差別,不願再被廣告催眠行銷牽着鼻子走,生活中應該會減少不少的花費,順便可以減低萬物齊漲的一些壓力吧!

●作者新石,宜蘭,國小教師。簡介表示,這個世界應該更好,所以就把想像的世界透過文字寫出來,只要大家相信這個閒居偶得的一點小小觀念或想法有成真的可能,這個世界就會慢 慢改變,這就是他的初衷--分享自我、改變世界,至於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人,一個充滿想像浪漫的讀書人,似乎是嬉笑怒罵,卻是虎嘯龍吟,如果以詩來言志就 是:「漫步田光一畝間、前塵往事在眼前、風流瀟灑不敢問、特立獨行一片天!」。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