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科技部 國際產學聯盟-成果驚豔 國際產學聯盟成生技展焦點

2020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 Taiwan)23日開展,科技部舉辦國際產學聯盟開幕典禮部長吳政忠(前左四)與聯盟大學代表等一同出席開幕剪彩儀式。圖/王德

2020亞洲生技展實體展23日正式展開,不僅總統英文親臨現場,科技部這次集結14家國際產學聯盟學校也成爲鎂光燈焦點科技部長吳政忠表示,因爲疫情的關係將促使數位轉型的加速,臺灣生醫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機會成爲國際注目的焦點,科技部會與經濟部國發會等相關部會,共同協助新創生醫產業,引進國際資金活水

吳政忠指出,「精準醫療」是接下來的趨勢,科技部鼓勵學校與產業結合,將研究成果轉化爲產業應用,「(企業)有賺錢,才能幫臺灣賺錢」,他也呼籲,希望「電子五哥」能夠看到生醫新創的這些成果,透過投資挹注產業成長,希望在2025年能夠將生醫產業產值衝上兆元規模

吳政忠認爲,臺灣的資金相比國際規模還是太小,科技部一年投資預算1,200億,國外創投可能一出手就4,000億,一定要想辦法爲新創企業引進國外資金,才能讓企業持續成長。他說,現在臺灣有機會、有人才,只要通力合作,就能幫助新創「講一個好故事」、吸引國外創投的目光,甚至未來科技部在新創扶植上,也會傾向將KPI轉爲「國外投資規模有多少」,幫廠商爭取更多資源

昨日聯盟開幕典禮上,同時也有包括臺大、清大、央大、中國醫以及長庚等5校簽訂與企業合作案,總規模高達1.35億元。其中,臺大與國泰控股將針對AI、大數據整合進行合作;清大則與安美得生醫共同研發創傷敷料;央大與荷蘭DSM展開生醫與太陽能材料項目;中國醫則結合長佳智能利用深度學習進行醫療診斷,而長庚與光紅建聖則共同開發可攜式多功能3D皮膚眼科光學檢測儀,以提升醫療品質

此次產學聯盟專區共集結14所大學,展出涵蓋生物科技、新藥開發、精準醫療、醫用AI、創新醫材智慧醫療、基因檢測、運動科學農業生技與AIoT智慧防疫等研發成果,現場並同步舉行一系列的技術發表會。未來科技部也將持續借由產學合作推動生物醫療等創新科技,並積極協助不同產業尋找大學研發合作伙伴,讓國內學研界重要的科研成果、人才能有效與市場接軌,透過國際產學聯盟發揮區域整合力量,讓臺灣成爲未來全球產業、科研領域關鍵力量與重要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