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山去化有解 農業部建立首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
牡蠣山去化有解,農業部建立首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研磨後的牡蠣殼粉,可作爲文創商品。(許逸民攝)
牡蠣山去化有解,農業部建立首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用370萬元建立的首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原型。(許逸民攝)
牡蠣山去化有解,農業部建立首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研磨後的牡蠣殼粉,後端可作爲各式文創商品,甚至再生綠建材複合式循環資材使用。(許逸民攝)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15日辦理「牡蠣殼資源化處理設備操作及相關資材大量去化案例介紹發表會」,希冀解決堆砌成山的牡蠣殼再利用。而透過資材利用,讓垃圾都可變黃金,且若可以在結構性建材上突破,那包括澎湖歷年累積的牡蠣山都能徹底解決,甚至延伸到砂砱的大量去化,最終達到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雙贏的目的。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表示,農業部既然推動牡蠣養殖,就不會把牡蠣殼視爲廢棄物,但希望透過妥善大量的在地去化處理,提供後端文創與建材等多方開發應用,就是要讓牡蠣殼從垃圾變黃金。
根據統計,澎湖養殖牡蠣平均年產量約爲1,200公噸(淨肉),約7成外銷臺灣本島,另3成留在澎湖當地作爲剝殼和燒烤方式利用,相當每年在澎湖產生1,900公噸的廢棄牡蠣殼。但是蚵殼上殘餘的蚵肉,經日曬後就產生臭味吸引蚊蟲,且因無處可去,歷年已累積約6萬噸牡蠣殼,在暫置場暫時集中管理,成爲地方公害。前年底,甚至成爲縣長選舉攻防讓門議題。
然而,牡蠣殼屬於生物性碳酸鈣,具有多元應用的潛力,已應用於工業、農業、食品和醫美等領域。像可作爲人工關節、牙纔等醫療使用的生物性碳酸鈣,每公斤價值破10萬元,若做肥料使用,每公斤也10至20元。
所以水試所澎湖中心發展生物性碳酸鈣循環經濟,依澎湖牡蠣養殖產業規模、養殖區位與節能減碳等因素,編列新臺幣370萬元預算,採可移動概念,建立首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原型,將牡蠣殼磨化成粉,提供後端利用文創商品和再生綠建材複合式循環資材使用等。
設備穩定運作時,每小時可產生三種不同規格(5~20目、10~60目和60目以上)品質良好的牡蠣殼粉約600公斤。若一年以200個工作天,每天運作6小時計,年處理量約可達700噸,可以將澎湖每年約三成的廢棄牡蠣殼資源化成循環資材。
謝恆毅指出,透過這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生產出的牡蠣殼粉每公斤成本約3元,後段誰要使用都可以,若能在建材使用上有所突破,那在地大量去化會更爲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