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無需24小時黏在一起 讓孩子跟同伴遊戲也很重要

▲不需要二十四小時孩子在一起。(圖爲資料照/記者周宸亙攝)作者中川枝子 譯者:許婷婷摘自:如何出版社《每個孩子都是問題兒童》●精選書摘內容媽媽和孩子並非一定要黏在一起。

工作上班族媽媽爲了有效率地善用時間,就算和孩子分隔兩地心裡也是牽掛着孩子,我想這點孩子一定能感受得到。

比如一整天不在一起的時間比在一起的時間還長,卻一點也不影響母子之間的信賴關係。

就算是正在一步一步學走的孩子,也絕對不能只關在家裡,讓孩子跟同伴一起遊戲是非常重要的。

曾擔任上野動物園園長的中川志郎,非常讚賞獼猴育兒方式

獼猴寶寶一生下來就馬上緊黏着媽媽,並且緊盯着媽媽的一舉一動。在羣體中的打招呼方式或是跟猴子首領對應方法等,這些都是在親密育兒的過程中學到的。

等到獼猴寶寶稍微大了一點,就會跟其他的獼猴寶寶一起玩耍,盡情地惡作劇或是吵架。而這些都是因爲媽媽在身邊,纔敢放心地玩耍。因爲牠們知道萬一發生什麼事,可以馬上撲到媽媽懷裡,所以很安心。也就是說,媽媽是牠們的安全避風港。也因此,獼猴寶寶才能長成獨立的成猴羣居生活的獼猴羣中,首領的存在不可欠缺,據說若是人工養育的獼猴,無法成爲獼猴首領。

獼猴從緊黏着媽媽到與同伴遊戲,然後再自立成爲羣體的一分子。整個過程就和人類一樣不是嗎?媽媽一直都是孩子們的安全避風港。

▲在幼兒園裡老師是孩子的避風港。(圖爲資料照/東森新聞提供) 在幼兒園裡,老師則是孩子的避風港。和同伴吵架時,因爲有老師在才能放心。疲憊時,孩子也會主動黏到老師身邊。

孩子之間有時因爲小心謹慎而精神疲憊,也會想要自己獨處。於是,孩子就會來到我身邊。沒什麼事,也會跟東跟西地緊緊追隨我。有時候等他們儲備足夠的力氣後,就會再回去玩耍,這種情形很常發生。

在較大孩子的遊戲時間,常會聽到「時間到」或「暫停」。一有人說出這類話,就可以先去休息,那是「先離開一下也沒關係」的暗號,這是孩子之間互相說好的約定。 天谷園長常說,把自己的孩子託給不認識的人照顧,其實是需要勇氣的。她常告誡老師:「因爲媽媽信賴幼兒園,所以才把孩子託給我們,我們絕對不能背叛媽媽們的信任。」 爲了成爲孩子們的安全避風港,我們都期待孩子能在這裡托育三年以上,可以的話,最好孩子一出生就馬上送來,我們正是以這樣懇切的心情來從事保育幼兒的工作。

托育的孩子萬一生病了,應該有媽媽會感到罪惡吧。其實大家都是如此的,因爲我們都是守護孩子生命的媽媽。

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要隨時注意不要讓孩子生病了。媽媽親手作便當之所以重要,也是因爲如此。天谷園長對於孩子們的健康和發育,總是高度關切。媽媽平時要注意的,除了用餐飲食大小便外,還有睡眠的規律性。不可以把大人的方便當作第一優先,如果孩子生病了,就要讓他好好休息纔是。 ★本文經如何出版社授權,摘自《每個孩子都是問題兒童》★最瞭解孩子的兒童文學家!動畫大師也爲之着迷,翻拍她的作品捕鯨魚》,更邀她爲《龍貓》等動畫寫主題歌。★日本國民保母!作品暢銷50年,陪伴一家三代人童年的故事書,都是她寫的!★經典繪本《不不幼兒園》《古利和古拉》系列,暢銷作家獻給母親愛之歌★出版一年,熱銷破100,000冊!

您有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