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師生登峰玉山 探查鄒族文化資產

國立臺南大學人文學院戴文鋒帶領師生,前往玉山國家公園的玉山前峰、特富野古道及二萬坪地區。(國立臺南大學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國立臺南大學人文學院於26至27日舉辦文化資產考察與田野踏查教學活動,由人文學院長戴文鋒帶領師生,前往玉山國家公園的玉山前峰、特富野古道及二萬坪地區,探查鄒族文化資產以及前人傳承的生活智慧

二萬坪地區是鄒族人從玉山下山後,分散居住的聚落,區域內有2座紀念碑,爲紀念日時期墾殖二萬坪而殉職的日本技師。戴文鋒從地理位置歷史演進等逐一導覽解說,並針對原爲鄒族人傳統獵徑的特富野古道講解。

戴文鋒說,日本當時將此條原住民獵徑修築成森林鐵道(水山線),是爲了方便將山上木材資源運輸下山,1914年阿里山森林鐵道已可由嘉義通車沼平,由沼平向東南抵達到兒玉,從兒玉線延伸而出的這一條森林鐵道支線即爲「水山線」,並依循特富野部落的傳統獵徑拓寬鋪設而成。

戴文鋒表示,玉山在鄒族族人的心目中是天神造人發源地,每年都會帶領國小學童前往玉山,作爲追尋族根之旅。戴文鋒稱,本次透過地方課程學生一起探尋在地歷史足跡,期盼讓年輕學子臺灣的自然、文化與歷史有更多的瞭解,並增進對多元族羣的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