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府APP淪爲「蚊子APP」 林美燕籲研考會檢討審查

林美燕議員建議研考會,應該研究如何避免現在多頭馬車形式研議出跨局處資訊整合APP,不僅能提升民衆使用率,下載意願也能提高。(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臺南政府一年花900萬元製作官方APP,林美燕議員指出,花錢卻換來17個「蚊子APP」,林美燕20日針對研考會進行質詢,她表示旅行觀光性質就高達7個以上,也發現關於水情APP有一個過於精簡、一個較爲詳細,不解爲何不合併爲一,有些APP則是乏人問津,她查詢使用者評價大都批評許多介面便民

其中,最讓她驚訝的是,臺南清運網APP更新日竟爲2012年,勞工局工作搶手職缺日期也是2013年、2017年順序亂跳,林美燕批根本胡亂剪貼,她認爲研考會根本沒負起檢討審查責任。林美燕議員表示,APP的目的是便利民衆,不是消耗預算跟做做表面,對於外來遊客來說,APP也等同於市府門面,遊客第一印象就不好了,玩起來怎麼會開心?她還批評部分APP系統版本內容未及時更新,影響即時服務功能,如同浪費公帑。她直言,政府開發便民APP時,特別容易忽略使用者體驗及感受,使得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反而幫倒忙,此外,政府機關已養成張貼公告流於流水帳,使用者有沒有看見,感受如何、訊息清不清楚好像就不關他們的事,這種純粹應付長官心態實在很要不得。

對比私人企業開發APP時,因有業績廣告壓力,就不會被動等待使用者上門,而是想盡辦法增加下載者持續使用的誘因,讓APP不只用來查詢,還爲使用者量身打造加值服務。政府應以此借鏡,補強政府APP的品質,纔不會製造出一個個「蚊子APP」。林美燕議員更直指研考會未落實檢討審查,她認爲民衆如果想了解觀光地點、停車甚至公車就要下載三、四個APP,不僅沒達到便民的成效,根本是擾民,她以「生活行」APP爲例,APP內容舉凡生活中各種事物,如天氣預報、各類公共運輸訂票停車場加油站地點,甚至航班動態通通都能查詢,一個程式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民衆自然就願意下載。因此林美燕建議研考會應該研究如何避免現在多頭馬車形式,研議出跨局處的資訊整合APP,不僅能提升民衆使用率,下載意願也能提高,更是各局處宣導政令最佳的方式,讓政府開發的APP,使民衆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