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開外銷先例 沱江艦成指標

英文總統(中)15日到宜蘭縣蘇澳港區的龍德造船廠六廠出席「高效能艦艇後續艦首命名、下水暨快速佈雷首艇交艇典禮」,龍德造船廠董事長黃守真(左)和海軍司令劉志斌(右)致贈快速佈雷艇的模型給蔡英文總統。(趙雙傑攝)

政府力推國艦國造政策,如不能外銷,最後造出一批只有臺灣纔有的「孤兒軍艦」,國防產業根本無法升級沱江艦自制率高,且除作戰還可護漁,價位合理,是最有外銷機會的軍艦。

沱江艦是雙船體,海軍不少將領對雙船體有戒心,特別是大型艦,在先進國家也罕見,連美國也不造雙船體的大型軍艦,但沱江艦是小型艦,噸位只有700噸,能做出特色功能多元,所以有些國家興趣高,一直探詢

蔡總統昨意有所指表示,國艦國造性能優異,未來也可能成爲西方民主國家相關裝備零組件供應來源,以目前國艦國造成績,唯一有機會拿得出成品的,只有沱江艦。

所謂國艦國造,從最早成功艦開始,也只是做船體,聲納與重要武器裝備仍受制國外,要看外國人臉色

沱江艦船體是龍德造船廠承造,飛彈中科院研製戰系雷達也來自中科院,可透過外銷接受考驗

至於快速佈雷艇,外銷機會不大,因佈雷艇受國際公約約束,且佈雷容易除雷難,若不審慎,會傷到平民,很多國家並不歡迎這種武器裝備。臺海情勢特殊,佈雷是防衛國土重要手段,是不得不做的罪惡選擇。

海軍本來只編3艘沱江艦預算,但蔡英文昨天特別稱許沱江艦,受到國際認同,昨晚並在臉書加碼說,沱江艦後續艦(塔江艦)至2023年底將完成6艘,顯示蔡總統對沱江艦的肯定。

蔡政府推動國防自主4年多,中科院外銷訂單少得可憐,根本拿不上臺面。蔡政府是不是開先例同意武器裝備外銷,沱江艦是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