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已威脅經濟發展!歐洲商會籲臺「訂定明確核電政策」

歐洲商會發表2025建議書。(蔡宗穎攝)

臺灣能源政策過去備受在野批評,歐洲商會(ECCT)20日發佈「建構 2050 新臺灣:共創願景」建議書,其中在能源議題上,ECCT點出臺灣再生能源開發進展緩慢、天然氣發電廠建設延宕,以及核能政策的不確定性等缺失,政府和立法院未能解決臺灣能源政策問題,已經開始威脅到臺灣的經濟發展。ECCT強調,臺灣是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產業的發展重鎮,地位格外重要。

在淨零與能源安全願景上,ECCT表示,臺灣政府制定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政府也深知臺灣過度依賴進口石化燃料,需要轉向乾淨能源並採取其他策略,才能強化臺灣的能源安全。然而,距離2050年只剩25年的時間,短期再生能源目標已然無法實現,若再不採取一致的行動,中長期目標也將落空。

ECCT直言,臺灣在能源策略政策的規劃與執行上缺乏跨部門協調,且投資不足。由於法規限制、缺乏資金支持及市場機制不足,加上本地化要求影響,使得太陽能和風能設備安裝進度落後於官方目標。

ECCT在能源章節深入指出,臺灣受限於自然環境和開發條件,在能源領域面臨諸多挑戰。再生能源開發進展緩慢、天然氣發電廠建設延宕,以及核能政策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原本預計2025年再生能源比例達到 20%的目標被下修至15.5%,並推延至 2026 年底實現。

ECCT表示,目前實現 2030 年再生能源目標的進程明顯落後。政府和立法院未能解決臺灣能源政策問題,已經開始威脅到臺灣的經濟發展。ECCT強調,臺灣是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產業的發展重鎮,地位格外重要。此外,這也阻礙了「五大信賴產業」的發展。

針對核能政策,ECCT也建議,訂定明確的核電政策,包含制定明確的淘汰核能路徑圖或2030年前的核能延役計劃,避免進一步偏離2050淨零排放目標。ECCT能源與環境委員會主席戴英傑進一步指出,核能存廢要具體明確,否則恐排影響產其他能源產業的發展,以及國外相關產業來臺投資意願。

ECCT認爲,讓臺電恢復獨佔、放棄拆分計劃以專注提供相關服務的決定,無助於推動能源部門的發展。臺電仍然面臨嚴重虧損和資金不足,因爲臺電必須承擔非市場價格的能源成本,無異於虧本生產能源,已經影響電網建設和能源投資的發展,也造成損失外部化,影響整個社會。

ECCT直言,雖然瞭解政府已採取措施試圖解決上述問題,包含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但委員會必須證明自己能有效解決市場障礙,加速再生能源發展、推動燃氣電廠建設,以及妥善應對能源社會對話。建議行政院應在年底前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務實地評估發展過程中的挑戰。

ECCT指出,新型原料和製造方法的相關研究再次爲臺灣本地生產再生燃料的研究開闢道路,國內對於再生燃料之研究及最終生產成果將大幅提升臺灣的能源獨立性,並可與現有的市場和基礎建設無縫整合,然而相較於現今受到高度矚目的長期太陽能發電、風力和地熱等能源議題,關於再生能源的討論較少。 臺灣目前缺乏具體的再生燃料發展路徑。

戴英傑也說,以目前臺灣生質能潛量,可能接近一座核三廠,且若發展包含沼氣等再生能源,完整發展時電廠遍佈全臺,可以作爲基載電力,解決環境問題同時,也提升能源韌性。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數位、淨零轉型是未來發展中之重,臺灣有強大的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在全球追求2050淨零碳排過程中,如果沒有遇見,就沒辦法在激烈的產業賽局中勝出。賴清德總統已揭示任期內會推動第2次能源轉型。也就是,會發展多元綠能,全力衝刺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

她坦言,既定2026年達到裝置容量目標雖然目前不如預期,但會全力達成,未來也會發展氫能、地熱等其他創新能源,確保企業買得到足夠綠電,確保供電不會有任何疑慮。

她說,因此未來如何節能、儲能、強化韌性電網也是將來要推動的重要工作,強調能源轉型不僅攸關臺灣經濟安全,也是確保臺灣產業競爭力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