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式微創人工肩關節手術」擡手新希望

黃鼎鈞醫師以「逆轉式微創人工肩關節模型做解說,指在國外已慢慢取代傳統人工肩關節成爲主流。(院方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65歲務農的陳姓阿婆,常要搬粗重物品肩膀疼痛置之不理,未料肩膀突然劇痛,手也舉不起來,臺大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診斷髮現,阿婆的肩膀旋轉肌已完全斷裂,採用「逆轉式微創人工肩關節手術」後,阿婆疼痛很快消失,做2個月物理治療,手又能舉起來了。

黃鼎鈞表示,手能舉起來靠的是肩膀旋轉肌啓動三角肌輔助,但旋轉肌容易因退化而脆弱,加上骨刺摩擦產生斷裂,一般來說完全斷裂開達到1公分,就應該進行肩關節手術修補。

如果像這位阿婆一樣,害怕開刀,置之不理,旋轉肌越破越大,造成肱骨向上移位產生關節炎,而無法修補,手也無法舉起,稱爲「假性癱瘓」,

黃鼎鈞指若勉強以關節鏡修補,容易造成肌腱過緊而再次斷裂,比較好的做法是,將背部肌肉的肌腱移轉過來,或是進行「逆轉式微創人工肩關節手術」。

黃鼎鈞說明,傳統人工肩關節仍然需要有健康的旋轉肌,否則還是無法舉手,逆轉式微創人工肩關節是法國發明,藉由特殊力學設計,讓旋轉肌無法使用的患者,可以用三角肌來讓手舉起來,在國外已慢慢取代傳統人工肩關節成爲主流。

黃鼎鈞形容這有點像在無法挽回頹勢球賽中「逆轉勝」,加上結構也與傳統人工肩關節相反,因而命名「逆轉式微創人工肩關節」,並可以用在肩膀肱骨嚴重粉碎性骨折病患,有加速恢復及功能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