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雲憶與父相處時光 祖孫三代生命對話

聶雲感謝上天安排祖孫三代生命對話」。(羅永銘攝)場地提供Sultani Coffee

聶雲創立聶家味,傳承外婆的好手藝。(羅永銘攝)

聶雲在舞臺劇《飲食男女》飾演廚師。(資料照片

聶雲去年中送走最摯愛父親,回想那段時間,他除了不捨還有更多感恩,「我爸住院好轉後曾回家幾天,我們有幾次很珍貴的對話。印象最深刻是,有一天兒子說也想參與,祖孫三代一起聊,我一輩子都會記得那晚的對話」。他8歲時全家移民美國,24歲被挖角回臺,他對家記憶源於食物,豐饒味道香氣在他心中勾勒成家樣貌,支持他一路走來。

談到逝去的父親,聶雲直言:「現在還是不捨,真他X的痛,好痛。」去年父親臥病在牀那段時間,他正好參與舞臺劇《飲食男女》演出,戲裡扮演廚藝精湛的大廚父親,戲外則是一趟趟醫院的來回,「當時每晚排戲到11點,加上孩子放暑假,我都是一個晚上下戲到醫院陪爸爸聊到深夜,1個晚上回家陪孩子,如果有難得的半天休假,則是把孩子帶到醫院陪父親」。

家鄉味特有意義

聶雲與父親在最後一年有過幾次深刻的「生命對話」,其中一次是大兒子也主動參與,「非常珍貴,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我把握住這個對話,孩子也聽到爺爺跟爸爸的心聲。」他去年推出麪食品牌傳承100歲外婆的好味道,聶爸也參與研發過程,當時給的評語就是「好吃」2字。

家鄉味對聶雲有特別意義,剛去美國的前幾年,家裡買不到麪食、燒餅聶媽總是自己做,然後分送親友外國學校蒸籠,聶媽廚藝藏巧思,把前晚的剩菜剩飯做成飯卷讓兒子帶便當,本來滿口嘲笑的外國同學,一嘗味道立刻愛上,在聶雲心中這就是家的味道,「懷念的是種溫度,在外頭挫折媽媽冰箱把食物熱一熱,東西可能不豪華,但吃了很溫暖,可能勝過任何珍饈,這也是我品牌想走的方向」。

以食物傳承情感

麪食對聶雲來說就是道地家鄉味,他以食物傳承情感,舌尖記憶的是滿滿溫暖,「做一碗麪跟一萬包面程序不一樣,我的出發點不是做商品,而是因爲喜歡在家請客,把好吃的東西跟朋友分享,單純就是想把小時候的那碗麪呈現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