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臺灣新紀錄種,灰伯勞現蹤八掌溪

近日有鳥友臺南北門八掌溪附近,用相機捕捉到臺灣從未正式紀錄過的迷鳥「灰伯勞」。(臺南鳥會會員喬林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近日有鳥友在臺南北門區八掌溪附近,用相機捕捉到臺灣從未正式紀錄過的迷鳥「灰伯勞」。(臺南鳥會會員大喬林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近日有鳥友在臺南北門區八掌溪附近,用相機捕捉到臺灣從未正式紀錄過的迷鳥「灰伯勞」。(臺南鳥會會員大喬林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近日有鳥友在臺南北門區八掌溪附近,用相機捕捉到臺灣從未正式紀錄過的迷鳥「灰伯勞」。(臺南鳥會會員大喬林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鳥友楊仁賢近日於臺南市北門區八掌溪口,發現1只灰白色系的伯勞,起初以爲是臺灣的稀有冬候鳥楔尾伯勞」(Chinese Grey Shrike),後來經討論後發現是臺灣從未正式紀錄過的迷鳥「灰伯勞」(Great Grey Shrike),令人驚喜。

臺南野鳥學會指出,灰伯勞體長約25公分,體長比楔尾伯勞短了約5公分,體型明顯較小,且次級飛羽沒有明顯白斑,這點可與楔尾伯勞區別

灰伯勞夏季繁殖於中亞歐洲北部,冬季南遷到歐洲中南部南亞非洲北部度冬。灰伯勞在全世界亞種有12種,這次飛到臺灣來的是pallidirostris亞種,是灰伯勞12個亞種裡,分佈最東邊的亞種,主要分佈在中亞一帶,也是離臺灣最近的亞種。

鳥會推測,灰伯勞應該要從中亞地區飛到南亞的印度度冬,但不知何種原因迷路往東偏離了4000公里來到臺灣。鳥會也稱,可能是因爲牠爲第一年出生的幼鳥,才迷路飛到原本分佈以外的地方,這也是以往鳥友發現的現象

臺南鳥會呼籲,灰伯勞活動範圍靠近八掌溪堤防,鳥友活動時,請注意自身安全。另外,鳥會也呼籲,鳥友不要餵食灰伯勞,以取得心目中想要的照片。根據前幾天鳥友觀察,灰伯勞在該地有豐富的食物可以食用,包括捕食彈塗魚螃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