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彈琴揭馬克宏發出3明確信號:中國之行受極大震撼

大陸時政微信公衆號「牛彈琴」發文認爲,法國總統馬克宏離開時發出包含不當美國跟班、臺灣問題跟隨美國立場不符歐洲利益等訊號。(路透)

大陸時政微信公衆號「牛彈琴」10日發文,認爲中國之行毫無疑問給馬克宏極大的震撼,並在離開北京時發出多個訊號,包含如「歐洲要自強,歐洲不能當美國的小跟班。」;在臺灣問題上,像美國一樣煽風點火不符合歐洲人的利益;歐洲要自強、限制對美國的依賴與警惕「美元的法外治權」,以及歐洲要戰略自主,成爲美國和中國之後的第三個超級大國,且法國可以來主導。

牛彈琴文中表示,馬克宏明顯感覺到,歐洲不能在臺灣問題上一味追隨美國,更不能像美國一樣煽風點火,這應該與中國領導人做的工作有關。

因此,在飛機上接受美國、法國媒體專訪時,馬克宏說,「歐洲人不能解決烏克蘭的危機,我們怎麼能可信地就臺灣(問題)說:小心,如果你們做了錯事,我們將會到場?如果你真的想增加緊張局勢,這是最好的辦法。」

文中更指出,很微妙地,中國隨後發起環臺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且從4月8日開始。而這一天,馬克宏剛離開中國。

牛彈琴文中表示,馬克宏在接受專訪時,也提出「最糟糕的事情是,認爲我們歐洲人應該做追隨者,適應美國的步伐和中國的反應」等說法。

牛彈琴說,用馬克宏的說法是,「如果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升溫,我們將沒有時間或手段來資助我們的戰略自主,並將成爲附庸。」因此在馬克宏看來,歐洲必須實現戰略自主,而法國將可能來主導,從而歐洲成爲「第三個超級大國」。

具體而言,歐洲必須更好地爲其國防工業提供資金,發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並減少對「美元的治外法權」的依賴,以限制對美國的依賴。

但馬克宏從臺海局勢到中歐關係等說法也引起國際砲轟,歐洲各方批評馬克宏喪失歐洲領袖資格;美國議員則認爲應重審與歐關係。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批評,馬克宏訪中結果比預期的更糟,「真的是完全的災難,以他對中國和臺灣的立場,馬克宏喪失了成爲歐洲領袖的任何主張」。

對於馬克宏在中國的態度,推特甚至出現一個新動詞macroning,意指「刻意增加對中國依賴,同時就天真與提高歐盟戰略自主的需求向歐洲夥伴說教」,大酸馬克宏此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