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遭批過度依賴兼任講師 薪資低於最低標準

日本德仁天皇與雅子皇后造訪英國牛津大學(圖/路透社)

英國名校牛津大學近期因過度依賴兼任講師、甚至時薪制講師教授大學課程廣受外界批評。大學學院工會(UCU)批評,牛津大學接受外界捐款,卻利用「外送式合約」壓榨教師來支撐學校最負盛名的教學制度,相當可恥。

根據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獨家取得的數據,牛津校內僅有約3分之1的課程由全職教師講授,而多達61%的核心教程教學由簽訂短期合約或按時薪計酬的講師完成,其中20%的課程更是由博士生或剛展開學術生涯的新人講師負責。

大學學院工會秘書長格雷迪(Jo Grady)猛烈批評牛津大學,稱校方接受捐贈的歷史可追溯至中世紀,現在卻仍依賴「Deliveroo式」(英國知名外送平臺,暗示薪資低或工作不穩定)合約支撐制度,讓學者在超低薪資甚至貧困線下工作。她表示,學生及家長若得知牛津大學利用學者從事低薪教學,必定會感到憤怒。

工會指出,講師的薪資計算主要基於實際與學生接觸的時間,但若考慮到備課、評分和學生輔導,實際薪資往往低於最低薪資標準。一名受訪的博士生透露,他在牛津的時薪僅有37英鎊(約新臺幣1525元),所以他每週必須安排兩天去校外機構任教來補貼生計。 另一位人文學科的導師形容牛津的制度「極度勞動密集且剝削」。

牛津大學的基督堂學院2022學年收入達到4260萬英鎊(約新臺幣17.6億),但校方爲現代歐洲史的講師僅開出最高16983英鎊(約新臺幣70萬)的年薪。招募公告中要求講師每週教授5堂課,還有額外的輔導和測驗工作,計算後時薪顯然遠低於最低薪資標準。學院接獲批評後迴應稱公告有誤,並將職位從全職修改爲兼任。

此外,牛津大學副校長特雷西(Irene Tracey)在2023年初上任後,下令對教師薪資進行審查,然而,審查範圍並不包含專爲教授課程而被僱用的學者。另一位副校長威廉斯(Martin Williams)表示,大學正在實施「牛津加權」付款,以提升低薪教師的待遇,但是否能有效緩解經濟壓力仍有待觀察。

儘管牛津大學的教育品質仍被外界視爲全球領先,但其制度背後凸顯出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的結構性問題。一位大學講師直言,外界或許根本不瞭解有多少課程由短期合約或時薪講師教授。

學者們普遍認爲,牛津的「聲望」不足以掩蓋不合理薪資與高壓的教學工作。若不改善薪資與合約問題,這一制度恐難以持續運作下去,對教育品質及大學聲譽都將造成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