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成員國 Q2經濟狂衰近1成

OECD主要成員國Q2經濟衰幅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6日發佈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衝擊下,全球富裕經濟體歷經至少60年來最嚴重萎縮。但由於疫情仍持續延燒,這些富國能否回覆疫情前的經濟產出水平,令人擔憂。

OECD週三指出,37個成員國(富國居多)第2季的總經濟產出,比第1季下滑9.8%,是1960年有此紀錄以來最大跌幅

前次單季最大跌幅紀錄出現在2009年第1季,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機高峰期,當時跌幅也僅2.3%。

經濟學家預期,全球經濟可望在第3季強勢反彈,尤其是在第2季衰退最嚴重的經濟體,經濟萎縮程度主要與防疫封鎖措施強度持續時間成正相關。

但已有跡象顯示,新冠肺炎感染率又見升高,爲抑制疫情封鎖措施捲土重來,正羈絆經濟復甦腳步,而且政府的封鎖做法恐會持續到疫苗普及化爲止。

根據OECD調查,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衰幅最大的成員國是英國,Q2跌幅20.4%,是美國(跌幅9.5%)的2倍以上。

芬蘭則是上季GDP衰退程度最輕微的OECD成員國,衰幅僅3.2%,南韓衰幅也算小隻有3.3%。

相形之下,非OECD成員的中國大陸,上季GDP擴張11.5%。中國是第一個爆發新冠疫情的國家,卻也最早實施經濟封鎖及解封。

OECD在6月間曾預估,如能避免掉第2波疫情及相應的防疫措施,今年全球經濟萎縮6%。

但OECD亦同時警告,要是疫情再起,可能會使全球經濟加劇萎縮,幅度達7.6%,明年的復甦展望也會打折扣。

多國鑑於確診人數再度激增,擬讓封鎖措施重出江湖,因此除了要考量到重新封鎖對經濟的損害,景氣回溫速度也端看失業企業破產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