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新政府新國會 修正能源政策

電能爲民生所必須,且是工業之母。昔日臺電人才聚集,專業領導。民國五十八年石油危機致油價飆漲,衝擊物價,經濟部長孫運璇(曾任臺電總經理)深具遠見與決策力,斷然決定興建核電廠。由於核電廠機組大、效率高、供電穩定、成本低,較不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影響,取代傳統火力電廠而成爲臺電「基載負荷電力」和供電系統主力,提供充足、穩定、廉價電力以支援工商業發展,臺電堪稱國營事業模範生。

今日臺電經營目標與發展策略遭政治介入,配合政府「非核家園」能源政策,二○二五年核能歸零。整個供電系統以高燃料成本之天然氣及煤,取代低燃料成本之核能;又爲發展綠能,初期高價收購太陽能及風電,加上近期俄烏戰爭、以哈戰爭,燃料價格飆漲,供電成本大幅提升。

電價雖經二○二二、二三年調漲,惟電價費率仍低於供電成本。去年臺電平均供電成本每度三點九五元,電價每度僅三點○七元,造成臺電累積虧損高達三八二六億。財務黑洞已把原資本額三三○○億幾乎虧光瀕臨破產,乃於去年現金增資一五○○億。日前臺電臨時股東會通過擬增資一千億,由經濟部全數認足,將資本額提高至五八○○億元,僅能解決燃眉之急,無法解決企業與民衆關心的電力供應與電價調整及對物價、環安的衝擊問題。

當務之急,應儘速檢討能源政策;連年漲電價及靠政府編預算、增資補貼虧損,財務黑洞是填不滿的,且違反「市場法則」及「使用者付費原則」。

去年下半年電價費率審議會怕大選前調漲電價,衝擊物價助長通膨,閣揆宣示年前不調漲。選後臺電財務黑洞必須解決,四月分電價費率勢必調整、衝擊物價,影響民生與經濟發展。

期盼新政府、新國會能重新檢討能源政策,考慮調整供電系統、環境保護及安全確保:一、太陽能光電與風電興建進度落後,核能電廠除役,整個供電系統是否能滿足產業及民生用電需求?天然氣與煤靠進口供應,價格不穩定,影響能源供應穩定性。

二、天然氣及煤是排放二氧化碳元兇,將衝擊及未來國際碳費徵收及自主減碳優惠折扣。核電零排放、供電穩定、成本低,且科技日趨成熟,已被國際認定爲「綠能」,採用國家日益增多。新政府是否延續「非核家園」能源政策?能否保證供電系統安定,環境保護及確保安全?是否願承受高電價,影響民生及企業競爭力?是否應選擇遵循「以核養綠」全民公投民意,讓核二、核三延役或重啓核四?

三、減少燃氣燃煤配比,積極開發綠能,使能源供給多元化。強化儲能方法多元化,開放增加儲能設備及改良儲能技術,提升轉換、輸送、儲存技術,減少能源輸送損失。

最後建議讓臺電能依國營事業管理法及電業法,迴歸專業領導及專業經營,減少政治干預,建立正確經營目標與策略,提供充足、穩定、價廉、潔淨電能,恢復昔日國營事業模範生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