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挑戰柏南克 「雙南會」聚焦QE

▲「雙南會」聚焦QE,圖爲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圖/翻攝自聯準會官網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 Ben Bernanke)特別受邀來臺專題演說,中央銀行總裁淮南特地到場與柏南克進行約10分鐘的閉門會議,會中雙方就量化寬鬆政策(QE)及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問題交換意見。

「雙南會」備受期待,柏南克於2006年至2014年間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由於美國次貸危機進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爲帶領市場走出困境,任內8年推出三次非傳統QE措施,對此,外界譭譽參半;彭淮南則連11年獲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全球央行總裁A級評比。

彭淮南表示,促進金融穩定是央行法定經營目標,自2010年起,央行採行針對性審慎措施,並搭配財政部租稅政策,臺灣房市已漸趨穩定。

同時,彭淮南並提供其稍早於銀行家(The Banker)雜誌發表的「Why great power demands great responsibility」(國際貨幣國家應負起促進全球穩定的責任)一文,供柏南克參考。

對於先進國家的寬鬆政策,彭淮南曾於《銀行家(The Banker)》專文指出,在危機期間,先進國家不得不採取極寬鬆的貨幣政策,防止金融體系崩潰;但這些國家不斷對外輸出貨幣,未必有利全球經濟,龐大的外溢效果,反而衝擊新興經濟體,干擾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

▲「雙南會」聚焦QE,圖爲央行總裁彭淮南。(圖/資料照片

彭淮南強調,短期國際資本移動已經成爲決定新臺匯率的主要因素外資常受市場特定訊息影響,因而集體同爲買方賣方,快速進行轉換交易。這種因訊息不對稱與訊息不完備等而出現的羣聚行爲,經常造成短期資金大量頻繁進出,使匯率過度反應,偏離基本面水準。另一方面,先進國家首長的對外發言,也常主導市場追逐風險或規避風險的投資情緒,擴大市場波動

彭淮南強調,透過貨幣政策不斷刺激股市,難以提振經濟,也無助於金融穩定。振興經濟應從基本面着手,方能發揮最大潛能,走上永續經營之路。而國際貨幣發行國也應體認本身的政策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負起促進全球經濟金融穩定之責,以帶動經濟的穩健發展

對於QE政策,彭淮南甚至直言,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把全球金融市場搞得雞飛狗跳,QE就像一艘航空母艦,開進來的時候波濤洶涌,開出去的時候也會波濤洶涌,小國家一定會受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