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之子 男低音所羅門訪臺唱貝九

來自華盛頓國家歌劇院的低音所羅門霍華(右),將於9月來臺,與指揮家簡文彬、NSO國家交響樂團實驗合唱團同臺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牛耳藝術提供)

李欣恬/臺北報導

來自華盛頓國家歌劇院的男低音所羅門.霍華,將於9月來臺,與指揮家簡文彬、NSO國家交響樂團與實驗合唱團,同臺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以下簡稱貝九),在疫情下,表現歌詞裡「四海兄弟世界一家」的精神

所羅門3歲開始在教堂唱歌,從小因爲低沈特殊的嗓音,受旁人注目,然而,出身自華盛頓特區的貧窮區域,所羅門與家人常常流離失所,煩惱下一餐,他表示,「正因爲如此,這讓我能適應不同環境、不同製作與導演,扮演各種角色。」,所羅門說,過去的艱難都成爲養分,幫助他適應嚴峻的歌劇事業

對於演唱生涯,所羅門表示,他永遠都在準備,也永遠都在訓練自己,由於演唱歌劇十分要求體力,除了一週練唱六天,他更勤加運動、踢美式足球、健身重訓,也常常一邊練習打拳,一邊練嗓子

所羅門是「多明哥青年藝術家計劃」裡的成員,2014年以《阿依達國王一角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度亮相,一戰成名,他深沉、流暢而飽滿的低音與生動的表演,受到各界的齊聲讚揚。

此外,所羅門和臺灣頗有緣分,2017年曾來臺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實驗合唱團一起唱貝九,當時因原指揮與樂團臨時無法來臺,音樂會險些取消,所羅門是當時少數仍飛來臺灣的演出者。這次再來臺灣,遇上疫情,需事先隔離14天才能登臺,同樣是在特殊的情形之下,他仍願意前來,並再次演唱貝九,意義非凡。演出將於9月5日、6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