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新興社區早晚景緻不同 居民自力打造生態樂園

▲新興社區夜景。(圖/取自臺灣社區通)

地方中心屏東報導

位於屏東市南邊的新興社區近年化身生態樂園,除了以公館「大堀」5大湖泊爲地方主要特色之外,白天、晚上各有不同的美麗景緻,還以「生態自然、環境親和、資源永續」爲目標,成爲全國各地社區參訪、學生戶外教學、及全民環境綠美化學習的場所

新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文長表示,社區人口約3千人,轄區內共有五個大水塘:埔尾堀、牛井堀、三角堀、馬槽堀、大肚堀,佔地約4.4公頃,早期供人養魚及種植水稻,後因疏於管理荒廢多年,由市公所撥款整治,再經社區理事會打造成爲具有生態園區特色的景觀,除供休閒外還可做爲學生生態教育園區。

黃文長表示,社區是被「營造」出來的,並不會因爲「毗鄰而居」即自然形成,這幾年來,每天有一羣志工每天早上四、五點除草,就是要維護池塘的清潔,甚至有居民出錢買竹筏排班撿垃圾,讓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事都感到非常驚歎。

目前社區發展協會設有陽光志願服務隊、社區攝影組、睦鄰救援隊媽媽教室長壽俱樂部、守望相助巡守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社區特有產業除了聞名的糉子外,還有青草、九層塔。黃文長說,近年社區營造風氣漸盛,希望新興社區能成爲楷模,摒除「自掃門前雪」現象

▼新興社區守望相助隊。(圖/取自臺灣社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