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關注樓市逆動 遏制房價上漲

無論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無論庫存商品房規模大小,都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定位不動搖,以防範炒房和炒房資金流入樓市重點,繼續做好樓市調控

國家統計局在8月14日發佈包括房地產開發情況在內的上半年國民經濟主要運行情況之後,又於15日發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綜合兩次發佈的數據、以及二季度以來的相關數據可以發現,房地產市場近來發生了一些逆調控方向而動的變化

首先,是銷售漲幅的擴大。14日發佈的銷售情況顯示,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同比漲幅在1至4月已經降至自2016年“9·30”啓動本輪調控以來的最低點、且前者增幅首次降至個位數後,1至5月已經調頭向上,1至7月更進一步延續了這種態勢,且銷售額增幅更升至14.4%,與銷售面積增幅的差距擴大至10個百分點以上。商品住宅的銷售變化亦與此相似。這一方面表明增長曲線的初現V形或不是短期的異動,而是一種有原因的逆動;另一方面也表明,新建商品房的銷售均價整體上又有明顯上升。

恰好,15日發佈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化與此形成了相互印證的關係。同比價格變化,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一二三線城市均全面上漲,除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漲幅持平外,其他漲幅均比上月擴大。這實際意味着,整體漲幅又有所擴大。由此也決定着,70個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的環比漲幅在整體上也是有所上升的。70個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由上月的63個擴大到65個。而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二季度以來,價格上漲的城市都在不斷增加。有的城市同比漲幅高達兩位數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在“遏制房價上漲”之前使用了“堅決”一詞。8月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對樓市調控不力的城市堅決問責”。決策層主管部門的最新發聲,不僅是對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的再一次強調,也是針對當下部分地區房價逆動反彈的一個最新的更加有力表態

而自然資源部近日則發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指出在去庫存政策持續下,二季度房地產市場出現逆調控週期的差異化升溫,即在調控總體從嚴的背景下,熱點城市調控效果顯著,其餘部分城市熱度明顯上升,部分二三線城市出現了非理性、逆調控週期的升溫。

對當前樓市的最新變化必須予以高度關注。這種以漲幅持續乃至加劇爲標誌的變化,一是會繼續加重民衆購房成本及負擔,二是在一些城市變相爲投資投機性購房洞開了方便之門,三是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樓市泡沫金融風險。對此如果不能及時積極加以應對,不能有效校準調控的方向和力度,有可能會削弱調控成果

因此,無論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無論庫存商品房規模大小,都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定位不動搖,以防範炒房和炒房資金流入樓市爲重點,繼續做好樓市調控。在調控的政策選項上可以把限售、限貸作爲重點,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應該把二手房上市時間從現在的2至3年延長到5年及以上,同時根據購房人的購房套數逐步提高貸款門檻和首付比例

在棚改問題上,各地要合理確定貨幣化安置的比例。棚改是爲了改善棚戶區居民的居住條件,而不是簡單拆掉並沒有達到使用期限、條件並不危舊、且居住位置較好的房屋,使一些居民用安置款加貸款去購置位置較遠的庫存商品房。所以,各地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糾正爲實現速度目標而擴大棚改規模並間接拉動了房價上漲的做法及效應

從長遠考慮,最根本的還是應下大力氣,推進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適合本地特點和產業發展方向的新的增長點,以徹底擺脫對土地財政過度依賴。

□潘璠(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