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動「臺北能源之丘」落實非核家園 一年創800萬度綠能

柯文哲出席臺北能源之丘啓動記者會。(圖/北市府提供,下同)

政治中心/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17日主持「臺北能源之丘」啓動記者會,並在致詞時指出,非核家園是一個理想,但不能只是一個口號,還是要落實和實踐,因爲畢竟大家都需要能源,但是如何獲得乾淨、安全的綠色能源,就成爲一個努力的目標

柯文哲說,「臺北能源之丘」原本是一個佔地3公頃的垃圾掩埋場,現在上面設置了8000片太陽能板,自去年9月開始施工,只花了3個月就完工,接着在今年1月10日就開始供電,從數據上來看,自供電以來,已經供應了15萬3千度的電力光是今天早上就已經供應了3010度,這就是一個綠色能源的榜樣

他進一步說,未來臺北市政府也會繼續響應這樣綠能模式,由市政府提供土地民間私人公司提供資金來共同建造,以公私合力方式推動臺北市綠色能源的發展,「臺北能源之丘」算是全國第一個規模較大的綠色能源發電的太陽能電廠

最後,柯文哲感謝所有推動「臺北能源之丘」的人,只花了幾個月就成功實行,由此可見整個臺北市政府的效率非常高,背後的努力可想而知,謝謝所有同仁辛苦的付出,未來這裡也會增加休閒娛樂及遊憩、環境教育元素,讓「臺北能源之丘」成爲北市環保的觀光景點

此外,針對此能源合作,政府與業者如何分攤,柯文哲表示,這次的合作案是由北市府提供土地,大同公司出資建置費用,獲得的電力則是賣給臺電,大同公司再從總髮電量的10%回饋給北市府,目前預估一年大概有200萬度的發電量,一度約5元,就當是租金

至於公有屋頂效益部分,柯文哲說,北區目前有400萬度、南區約200萬度,加上「臺北能源之丘」的200萬度,整個臺北市一年大約有800萬度的綠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