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掀起倒閉潮! 中信銀提2大觀察指標泄警訊

企業倒閉大潮下的投資思維中信銀行建議,拉長投資期間,提高正報酬機率。(示意圖路透社

記者紀佳妘/臺北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金融市場恐慌情緒已有所淡化,歐美也陸續解除封城,但企業倒閉或申請破產保護等消息卻持續傳出。中信銀行表示,除了觀察企業獲利動能財務體質之外,景氣循環產業動向也是判別指標,建議拉長投資期間,提高正報酬機率。

美國收益債市違約率從1年前的1%左右升至目前的5.7%,另外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 Global)預估今年違約率將上看10%。以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爲例,美國高收益債券發債企業獲利年減逾3成,並推升財務槓桿走升至超過4倍的水準

另從2007年美國當地銀行放貸標準已由鬆轉緊,美國銀行同樣預估今年成熟國家高收債企業獲利動能將年減3成以上,推升財務槓桿比例至6倍之多,去年第3季起,再度出現銀行放貸標準轉緊,若銀行採雨天收傘,將成爲高槓杆企業的壓力。

2008年相異之處在於過去10年的低利環境讓許多企業傾向進入債券市場,取得低成本資金,美國投資級債市規模已是2007年時的3倍;高收債市雖然規模較小,但根據估算,今年到期的成熟市場高收債規模約1,600億美元,佔整體指數比例達7.4%,若市場對該企業財務體質有疑慮,或無法進入市場發債,可能導致企業引發違約事件

中信銀行認爲,未來發展將取決於經濟活動恢復速度,2008年面臨信貸泡沫化引發金融體系崩壞、流動性凍結、現金爲王等現象,目前爲止,全球銀行系統性風險爆發可能性低,經歷2008年後,全球決策者今年採取更及時的因應政策,短短1個月內暫緩資金流動性緊縮問題,債券初級市場也逐步回覆動能,對計劃從債市籌措資金的企業相當正向。

新興市場債券中,中信銀行研究發現,新興國家企業信用循環情形與美國大致相似,但新興高收債券違約率實低於美國。據歷史經驗,新興國家企業違約多發生於主權債務危機高漲時期,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至2003年俄羅斯與拉丁美洲危機,且與銀行系統性風險、匯率及債務危機有關。

雖然阿根廷今年5月底再次爆發違約事件,部分邊陲小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急迫,但佔比極低,影響有限,墨西哥印尼南非等新興國家整體主權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仍處於50%左右,違約可能性不高。

目前美國高收債券違約主要集中於能源業,截至今年4月指標,未來12個月平均違約率達18.6%,低迷油價主導美國高收債指數走勢,若油價站穩每桶30美元以上,長期佈局能源高收債券,風險應能有所降低。新興國家能源及原物料產業,財務體質自2015年以來普遍改善,現金及利息保障倍數高,財務槓桿也多下滑,缺點是債券價格易隨商品價格大幅震盪,因此當賤售比率指標開始回落,長期投資價值將醞釀浮現。

避免企業違約陷阱,中信銀行建議,除了觀察個別企業獲利動能及財務體質外,景氣循環與產業動向也爲觀察指標,如美國科技及健護醫療高收債財務槓桿穩定,過去20年均值分別約3.2倍及3.6倍,低於整體平均高收債的4.1倍;新興國家民生消費、電信產業與景氣連動性低,但毛利率高、現金流穩定的特色,爲短線相對穩健標的。此外,違約率攀升初期,高收債市有不小的跌價風險,但若於違約率攀升時採長線投資,將投資期間拉長至1年以上,正報酬機率相對較高。

►過期票券浪費!簡單3步驟 教你搶救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