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創新型人力資本的引領支撐作用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界科技強國必須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在快速邁進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大力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水平,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國家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一)

人力資本是體現在人身上的資本,表現爲蘊含於人身上的各種生產知識、勞動與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質的存量總和。而創新型人力資本是個人擁有的發現、引入、創造、開發以及整合有價值的新知識、新思想、新事物的素養和能力,它以創新型人才爲載體,是創新成敗的關鍵因素,也是最爲稀缺的高端生產要素。一方面,創新型人力資本作爲經濟增長中最具活力的要素,隨着投入增加不僅不會帶來邊際報酬遞減,還會實現要素邊際報酬長期遞增,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另一方面,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強需求側管理中,創新型人力資本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經濟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重要源泉。創新型人力資本生產部門既是供給側生產部門,又是一些產品和服務的最終消費部門,在爲社會提供創新型人力資本、增加勞動者收入的同時,也會刺激相關產業的需求升級,拉動公共產品供應和居民消費增加。把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作爲供需兩端的共同着力點疊加發力,能夠暢通相關產業鏈循環、改善價值鏈,有利於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要看到,眼下科技創新已成爲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而創新型人力資本的規模和質量深刻影響着大國博弈的結果。哪個國家擁有一流創新型人力資本,哪個國家就能獲得更多的關鍵性科技創新成果和長期競爭優勢,相反,創新型人力資本短缺,國家發展戰略的支撐力度勢必從根本上受到削弱。進一步看,建設現代化國家,必須擁有一批領先世界的重大核心科技成就作爲戰略支撐,而“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創新型人力資本的引領作用,堅持自主創新、持續創新,疏通“卡脖子”的堵點,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牢牢掌握髮展的主動權。同時,現代化建設的形勢也要求我們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通過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使創新型人力資本規模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相匹配,築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人才根基。

目前,我國創新型人力資本呈現出加速積累的良好態勢,教育公平和質量有較大提升,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創新型人力資本的提升受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制約,使得我國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際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從投入上看,我國高等教育生均投入和基礎研究投入相對薄弱;從培養上看,在人才培養的各個階段和環節,創新教育都長期存在一些缺失;從流動上看,創新型人力資本的流動還不十分順暢,我國對國際創新型人才的吸引力依然較弱;從儲備上看,我國創新型人力資本整體還存在較大缺口,高級別創新型人力資本的儲備規模相對較小,且存在一定的結構性缺陷;等等。這一系列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國創新型人力資本的提升,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創新型人力資本的提升具有系統性和長期性。國際經驗表明,大多數成功邁入發達國家行列的發展中國家都是在產業升級初見成效的15年之前,就開始了人力資本的結構性躍遷。當前,我國不僅有大力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的迫切需求,而且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具備進一步開發創新型人力資本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可以說,有利於創新型人力資本提升的重要窗口期已經開啓,對此,我們應該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把握好這一窗口期,主動調整人力資本結構,不失時機地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人力資本開發,大幅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積累,大力推動創新型人力資本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充分發揮創新型人力資本在創新驅動中的突破引領作用,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第一,增加創新型人力資本開發投入。創新型人力資本是資源投入轉化的結晶,具有長期邊際報酬遞增的特質。從一定意義上說,建立健全科學的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機制,有利於夯實獲取創新型人力資本長期報酬的物質基礎。一方面,要把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納入國家發展規劃,發揮我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動員挖掘全社會資源潛力,增強投入的確定性。另一方面,可考慮採用多元化籌資模式,整合財政資金、社會資金等,建立相關“創新型人力資本建設基金”,從制度上保障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合理增加,形成持續穩定的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增長機制。

第二,構建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是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的關鍵所在。創新型人力資本凝聚着豐厚的教育成果,同時,其特殊性要求培養體系把創新素養和創新能力列爲重要目標。因此,要堅信我國教育能夠培養出創新大師,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培育,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團隊,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一方面,要遵循創新型人力資本提升的規律,統籌基本公共教育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既要持續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全民受教育程度,繼續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還要逐步推行創新教育,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強各個教育階段的通力合作,協調社會、學校、家庭的教育,建設目標明確、層層遞進、多元協同的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此外,還要認識到,現在全球產業融合日益密切,“跨界”創新方興未艾,許多關鍵核心技術牽涉的學科領域越來越多。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大批優秀的複合型創新人才。構建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也要把重點放在加快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上。各類高校、相關院所要在規範學科內涵、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大力營造學科交叉研究文化,在實踐中認識、掌握規律,紮紮實實促進複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從而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豐富優質的“第一資源”。

第三,健全創新型人力資本激勵機制。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不斷優化創新人才發展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是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的重要手段。我們既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環境,形成崇尚科學的風尚,逐步完善各類產權保護制度,落實科研人員激勵政策,激發和釋放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活力,還要建立開放、包容的人才流動機制,促進創新型人力資本要素的流動,鼓勵知識交流和正溢出;既要強化有利於促進潛心致研的科研作風學風,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還要構建國際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環境,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制度體系,大力提升科研管理、平臺建設的國際化水平,提高國際科技人才在重大科學研究任務和大科學工程實施中的參與度。

作者:王博雅(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