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外生留臺工作人數 倍增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17日表示,在臺灣念碩博士外籍生已逾一萬人,近七年(102~108年)僑外生留臺工作比率更由22%倍增至46%,隨着攬才專法鬆綁可望升逾五成。這份因應供應鏈重組,吸引人才的「攬才專法修正案」已正式預告,藉放寬永居條件、健保門檻租稅優惠,以打造臺灣成爲國際人才第二個家。

國發會表示,攬才專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107年實行以來,已吸引逾兩千名「特定專業人才」來臺,有助臺灣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高仙桂強調:「隨着全球供應鏈重組,現在是臺灣經濟轉型關鍵,而轉型關鍵在人才,這絕對是政府未來施政重點。」攬才專法已列優先法案目標年底前送立院審查通。

所謂「特定專業人才」包括科技、經濟、金融藝術等八大類人才,以科技、經濟這兩類而言,月薪要達16萬元以上,門檻不低。本次修法除給予國外專業人才更好待遇,將放寬特定專業人才永居條件、健保門檻,並讓租稅優惠由三年延長至五年,也鬆綁在臺僑外生留臺門檻。

高仙桂表示,去年一萬多名畢業僑外生就有46%留臺工作,較102年22%提高一倍。我國讀碩博士者五年(104~108)來由19.3萬降至18.6萬,外籍研究生卻由6,751人增至10,292人,彼長我消極明顯,如今每百名國內博士生就有14.4名是外籍生。

更值得注意的是,外籍博士生有六成唸的是自然科學、資訊通訊科技、工程(STEM),是未來數位經濟所需人才,高仙桂表示:「大海撈魚不易,池子留魚容易。」爲此,本次修法也讓外籍研究生取得學位在臺工作,可縮減取得永居年限1~2年。例如,取得博士僑外生若爲科技業聘僱,月薪逾16萬屬特定專業人才,永居條件由五年縮至二年,碩士取得特定專業人才工作,也僅三年即可獲永居。

至於港澳專業人才是否可適用攬才專法?國發會官員表示:「港澳人才,有關工作任用(如申請就業金卡、健保、租稅優惠)也準用攬才專法的條款,但不適用攬才專法的永居條款。」

這位官員說,港澳居民來臺,系定居而非永居,這要回歸港澳居民來臺定居許可辦法。在衡平考量下,國發會未來也將建議比照攬才專法修正許可辦法,讓取得特定專業人才在臺港澳生定居條件,由現行五年縮至三年,至於現行來臺工作港澳居民不能申請定居規定,也會建議比照攬才專法外國人永居條款予以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