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喂6個月對寶寶最好! 調查:達成比例不到2成

研究發現,有半數媽媽希望可以親喂寶寶6個月,但實際卻很難達到。(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有許多研究證實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親喂6個月,不過在現今社會中,似乎很難達到。根據陽明大學研究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媽媽其實都想讓寶寶喝6個月母乳,但實際能達到者不到2成,而這可能也跟社會支持度有關

陽明大學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教授簡莉盈與研究團隊利用國健署2011年到2016年的全國性母乳哺育調查分析69,519名20歲以上、剛生完6到14個月的母親資料結果發現,實際可以親喂6個月的比例從2011年的24.5%下滑到2016年的14.8%,顯示出就算很多媽媽想親喂,但實際上卻相當困難。

簡莉盈指出,資料顯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媽媽在生產前都表示會想親喂6個月,但實際可以做到的比例從2011年開始下降,可能和近年臺灣育齡女性條件變化有關,進一步研究發現,35歲以上的媽媽從22.8%上升到32%,有接受過大學教育者從43.9%上升到59.7%,有工作者則從56.1%增加到59.3%。

但簡莉盈也特別提到,單從統計上,其實不能明顯直接看出跟親喂率下降有關,可能還有受到如社會環境支持度不足等因素有關,這其中當然包括育嬰假、有薪產假等,例如北歐國家的相關福利較好,他們親喂6個月的比率也較高。

對於親喂,國健署之前也推動產後母嬰同室,但根據統計,孕婦雖然住進母嬰親善醫院的比例有增加趨勢,但實際上的親子肌膚接觸比例從55.9%下降到39.2%和真的執行母嬰同室則從35.4%下降到20.4%,這也是影響親喂比例的因素。

臺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文理強調,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來源,尤其是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活細胞抗體和其他保護蛋白,含有非常多不可取代的黃金營養成分,是寶寶的第一道保護和最好營養來源,吸收利用率也最高,可以增進自體免疫系統發育、幫助腸道成熟,也有助預防微生物和過敏原不容易侵入體內等,因此還是建議純母乳哺育最好至少要達6個月。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