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冷熱交融 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三度訪臺
首席指揮瓦西里‧佩特連科領軍,挪威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三度訪臺。(臺北國家兩廳院提供)
俄國指揮大師楊頌斯以20餘年型塑的挪威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由首席指揮瓦西里‧佩特連科(Vasily Petrenko) 領軍三度訪臺,今(17)日起一連兩晚將帶來葛利格等北歐曲目,也有蕭斯塔高維契與拉赫曼尼諾夫等樂作,展現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多元而道地的詮釋風格。
奧斯陸愛樂成立於1919年,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樂團,之後在1979年在指揮大師楊頌斯的帶領下,讓樂團從地方樂團升級成爲國際一流樂團。2013年,受到國際肯定的青年指揮家瓦西里・佩特連科正式接掌奧斯陸愛樂,由於佩特連科師承楊頌斯,也讓這份任命多了些許傳承味道。
接下師父帶過的團,佩特連科充滿敬意,「楊頌斯對於我或是樂團都有非常大的幫助,能量豐沛。」佩特連科表示,楊頌斯用尊重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樂團的音樂家,這與二十世紀末很多像「獨裁者」的俄係指揮大師截然不同,「這讓我學習到很多,我也是用這樣像對待家人般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團員,而奧斯陸愛樂必須在過去大師奠定輝煌時代的基礎上,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往前邁進。」
「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樂團,每次的音樂會,這個樂團的團員們都會重新思考樂的意義,音樂的本質,這讓人很感動。」佩特連科表示,現在樂團有14個不同國籍的團員,「當然國籍不是問題,是音樂、文化的深度把我們連在一起。」
佩特連科出生於1976年,從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親見穆辛、楊頌斯與泰密卡諾夫等重量級俄國指揮大師,更堅定自己的指揮之路。2003年他拿到第四屆普羅高菲夫音樂大賽首獎以及蕭士塔高維契合唱大賽一等獎,開始發展,2006年佩特連科成爲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史上最年輕的首席指揮,2007年拿到留聲機雜誌年度年輕音樂家頭銜,2013年正式接掌挪威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至今,成績出色。
「現在的錄音對於這一代的音樂家來說,已經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傳遞。」佩特連科認爲,錄音對樂團深具意義,「樂團也許沒有辦法經常移動,這時候錄音就可以把我們對音樂的想法帶出去,身爲指揮,錄音就是自己的作品,意義斐然。」
經常被世界各國媒體追問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柏林愛樂即將在明年上任的新音樂總監基里爾‧佩特連科(Kirill Petrenko)與他同姓,兩人年紀只差四歲,侃侃而談的瓦西里‧佩特連科毫不避諱這個問題,「我們互相認識,也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我們兩個也都很習慣,他是很棒的指揮,我們互相祝福。」
音樂會將於3月17日晚上演出,曲目包括葛利格《第一號皮爾金組曲》、蕭士塔高維契《降E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下半將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3月18日曲目則爲蓋爾.特維特《百首哈登格曲調組曲選粹》、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以及西貝流士《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大提琴部分由提勒斯.莫克擔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