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營盤」建國小 還成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南投市營盤國小創校迄今已有98年曆史。(廖志晃翻攝)

南投市營盤國小內,有一座七將軍廟。(廖志晃翻攝)

南投市營盤國小,因設置在清朝駐兵的「營盤口」而得名,校園內有座「七將軍廟」見證歷史;1957年,臺灣政府疏遷到營盤口,此後改名爲中興新村,曾經引領檯灣政壇風騷數十年,如今省府風華不再,營盤國小仍屹立不搖。

營盤國小校長蔡政道指出,清朝時,林爽文起兵抗清,清朝將軍福康安率兵追剿,駐兵於南投市,因爲貓羅溪以東扼營盤出入咽喉,所以稱爲「營盤口」;當年的戰役中,有6名清軍和1只軍犬戰死,因此設立七將軍廟祭祀。

南投市營盤國小校長蔡政道,重視科學生活教育。(廖志晃翻攝)

南投市營盤國小學生,表現優異。(廖志晃翻攝)

日據時代,營盤口的子弟上學讀書,要跨越貓羅溪才能到達南投公學校,遇到雨季時,溪流湍急非常危險。直到1921年,決定在營盤口設學校,但是覓地不易,後來,當地熱心人士居間奔走聯繫,徵得信衆同意,決定捐出七將軍廟的廟產1甲4分地,興建營盤公學校,從此絃歌不輟,書香遠傳。

後來,七將軍廟因爲年久失修,還遭遇921震災,於是在營盤國小校園中重建,廟產興學、校中有廟,飲水思源見證歷史,也彰顯「廟、學」休慼與共的關係

營盤國小除了督促學生課業,更着重科學、生活教育,鼓勵學生創意思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推廣閱讀更是不遺餘力,最近以「盈盈書香四書開,盤盤創讀五精展」,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堪稱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