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年輕人什麼是顧主權

中華民國108年國慶大會10日在總統府前舉行,海軍陸戰隊反恐特勤操演,展現國軍精實訓練成果。(陳信翰攝)

1672期《商業週刊》的頭版,是關於首投族民調以及分析報導,報導說根據民調,本屆118萬首投族「在乎主權更勝低薪」,其中35%主張獨立,認爲自己是中國人的只有1%。

《商業週刊》的標題,可說是言詞聳動,立場鮮明。似乎認爲臺獨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彷彿臺灣年輕人不只臺獨意識堅定,甚至爲了「主權」可以犧牲自己的小確幸,勒緊褲帶來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臺灣首投族真的是如此意志堅定,筆者就算不認可他們的思想,也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敬意。

然而,當我看到民調內容時,卻不禁啞然失笑。因爲這份民調看不出年輕人的志氣毅力,反而暴露了某些人的虛矯,遮掩了一些人內心不願意面對的現實。比如,當它問「兩岸如果宣佈統一,你會?」時,選項只有「長期滯留海外」、「上街抗爭」、「照樣過日子」、「樂觀其成」。其中,高達3成受訪者選擇了第一項。敢問,根據同一份民調,年輕人關心「主權是否受侵犯」有32%,比「低薪」(25%)來得更多,如此高張的「拒共斥統」思想加持之下,3成首投族在兩岸統一時,怎麼會是選擇跑到國外去?

姑且不論這個選擇是否過於懦弱,數十萬剛成年的年輕人,真的有辦法在國外討生活?有能力獲得當地居留權?還是說,他們心裡想的是如王立強那般,不惜捏造「共諜案」以及「政治迫害」來獲得西方政治庇護?假設受訪者不是以兒戲態度來看待這份民調,我是不是可以懷疑,首投族的這份問卷,代表他們之中大多數嚴重缺乏現實感。我們現今的教育,到底教給他們甚麼東西?

更好笑的是,在「臺灣如果宣佈獨立,你會?」的問題中也同樣只有這4個選項,完全沒有考慮到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最主動也最激烈的捍衛主權方式竟然只有遊行示威。什麼從軍報國,「不自由毋寧死」之類的,自始就被民調單位淘汰出局。難道商周的諸位菁英們會認爲,國民政府遷臺至今,是靠着示威遊行來維持獨立自主的現狀嗎?

筆者在此只能做出大膽假設,問卷設計者心知肚明有意這個選項者寥寥,屆時懸殊的比例,絕對會被服兵役的「年長者」們嘲笑。因爲他們慣於在網路上批評、嘲笑吳斯懷等人的立場與思想。但吳將軍等國軍將士,曾熬過數十年艱苦的軍旅生涯,這些人卻連一天都不願意接受。商周自然不願意讓這個結果變成年長者們說嘴的憑證,乾脆就刪除這一個選項。如果此一假設爲真,倒也可以回推,佐證爲何年輕人對現實有如此大的誤會。因爲有一羣自命社經地位的人士,從一開始就不願意讓年輕人瞭解真相。因爲當年輕人明白了自己的選擇必須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時,恐怕這些浮華虛假的理念將會被拋棄。

選戰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執政當局爲了繼續掌權,無所不用其極。民調滿天飛,但可信者有多少?商周是臺灣馳名已久的重要刊物,一向以理性客觀著稱,極難想像爲何會設計出如此缺乏現實感的題目?筆者無意質疑商周本次民調的真實性,但選舉是一時,年輕人的未來卻是長遠的。所有的媒體應該以負責任的心態,告訴年輕人什麼是臺灣所面對的現實,什麼纔是「顧主權」的真正選項。

作者武漢大學兩岸與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