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畢業後回老家當保安 曾是當地理科狀元

近日,一則“男子曾是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畢業後當保安”的視頻網上傳播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爲,這是資源浪費,你怎麼看?

夢想磨滅返鄉盡孝

清華畢業後當保安、物管工作人員

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張曉勇,曾在廣州企業工作,2013年他來到湖南長沙小區當保安,目前是某市場物管客戶部主任。

高考狀元、清華畢業,再到當保安、物管工作人員,這些年發生了什麼?

三湘都市報報道,1991年張曉勇以長沙縣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鄉親們驕傲而激勵的目光中,腰桿挺得筆直的他立志在生物領域做出一番成就來。他在學校裡成立了一個課題小組,在當時整個學院都小有名氣。

1996年畢業,張曉勇最後決定去廣州一家中外合資日化企業,“當時想着,可以從事產品研發,也算是沒有辜負理想。”

然而事與願違,張曉勇被分配到了客服部。這個結果好像一盆冷水,把張曉勇的一腔熱情和抱負給澆滅了。

“開始兩年我還期盼能回到研發崗位。後來發現公司的研發重點國外,我轉到研發崗位的可能性幾乎爲零。”張曉勇回憶道,在廣州的最後一年,父親突然生病癱倒在牀。

父母在,不遠遊,張曉勇想:“在廣州漂幾年,既沒成家也沒立業,還是回家吧。”

回到長沙,事業也沒起色。在房產公司呆了幾年,期間經歷他沒有多說,後來便在馬王堆陶瓷市場當上了保安。

他想起小時候:某天,吃完飯後他拿着碗筷去洗,沒想母親奪過碗摔在地上說,“大男人應該志在四方,不在鍋碗瓢盆。”

張曉勇覺得夢想就像那隻被母親摔碎的碗,“我不是懷才不遇,只是當夢想與現實發生激烈碰撞時,選擇安於現狀。”

張曉勇:應以“服務社會”衡量人生價值

據@梨視頻,張曉勇說,“從清華出來,有的說一定要當大官,有的(說)一定要掙大錢,有的(說)一定是要搞一個名成身就科學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那時候也不外乎有這些。實際上,我也是爲了家庭,爲了父母,早日走向社會工作崗位。”

現在,他是某市場物管客戶部主任。

張曉勇的同事說,“他有時候晚上幹到十一二點,他要是接到業主經營戶的電話啦、投訴的啦,他不管什麼時候,他都會去,都會去上門,協調處理。”

張曉勇表示,也有人講,清華的搞物業高射炮蚊子,也有人講過類似的,但是我也當他是一句玩笑話。其實我認爲在社會來講,不管你是清華人,北大人,就應該以服務社會,爲社會做貢獻,從這個方面來衡量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

網友熱議,這是資源浪費嗎?

張曉勇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吐槽道:這是生科專業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與此同時,有網友表示,“清華北大這樣的教育資源不是爲了培養小區保安的。”

某網友認爲:“從他個人就角度看確實無所謂,但從社會角度看感覺是資源浪費。”

但是這種觀點遭到其他網友的反駁:“你不是他,沒權利評價他的生活。”

網友說,“請不要干涉別人的職業及生活選擇。”

“重點是父母需要照顧。”

還有網友表示,“每個人只要能體現自己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做個好兒子、好老公、好父親,又何曾不是人生之幸?”

“如果能在工作中收穫成就感,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收入、穩定等因素就不再變得那麼重要了。對於職業的選擇,我們應該聽從內心呼喚,用理性視角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