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陳情綠能產業園區遷址 南市經發局:農地依法不能開發

臺南市綠能產業園區選定落腳仁德港墘農場,青農徐紫珊偕數十民衆,並攜帶6434份連署書,前往臺南市議會陳情。(洪榮志攝)

臺南市議會副秘書長顏升棋(中)代表接受青農徐紫珊(左)的連署書。(洪榮志攝)

臺南市綠能產業園區選定落腳仁德港墘農場,青農徐紫珊19日偕數十民衆,並攜帶6434份連署書前往臺南市議會陳情,要求不要砍除港墘農場現有的1.8萬棵樹,並將園區移址到僅距離3公里的仁德中洲臺糖基地,由議會副秘書長顏升祺代表接受。市府經發局則迴應說,園區內及近地約1萬餘棵造林喬木將妥善保留或移植,且中洲基地爲農地依法不能工業開發。

徐紫珊說,港墘農場面積64公頃,區內有1萬8000棵樹。市府規畫在港墘農場設置綠能產業園區,但今年環評初審第1次會議時,環評委員即要求市府針對砍樹一事,必須再做詳細的生態與環境調查規畫,否則不排除進入第2階段環評。

徐紫珊認爲,臺糖在仁德區中洲另有一塊60公頃土地,地上沒有樹木,最適合設置綠能產業園區,若園區設在此處,不用砍樹、移植樹木、不用治水、不用徵收民地開路,也不用以86萬立方公尺的土方填土,且中洲里長及里民亦相當歡迎,應是最適合的地點。

不過,經發局強調,經盤點港墘基地周邊10公里的工業區使用情形,現況已無適宜的產業用地可供使用;至於徐等人建議遷址至中洲裡,市府數年前選址時,即已考慮可行性,但因該筆土地爲農一用地,依相關法令不得開發,且有淹水潛勢區,距沙崙科學城研發基地也因有國道1號的交通屏障,導致研發與產業間往返不易。

至於園區內的既有喬木,因考量基地特性、生態策略及園區喬木等因素,已調降園區開發規模,保留疏洪道南側約22公頃平地造林的完整林地,園區面積也由87.72公頃降爲64.64公頃;其中,受影響的造林面積,亦由58.13公頃降爲36.30公頃,調整後園區既有喬木數量,從2萬9000餘棵調降爲1萬8000餘棵,所有喬木均妥善保留或移植,絕無砍樹。

經發局還表示,受影響的1萬餘棵喬木將全數移植,主要配置於園區隔離綠帶、綠地、道路、停車場等景觀綠化,另進駐廠商廠房用地景觀綠化也需配合選用;其餘喬木則由市府其他工業區景觀綠化需求優先選用,並協調臺糖公司提供附近類似環境的土地,移植作爲樹木銀行,以供後續市府公共工程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