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郝景賢先生,更高品質的產品、更貼心的服務,何時能做到?

MPV市場,或許遠沒有看起來的那麼“火熱”。

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MPV市場的總體銷量有53千輛(即5.3萬輛),份額佔總體市場的4.8%。作爲對比,SUV和轎車的市場份額分別有49.9%、45.3%。平心而論,MPV着實不算一個能讓品牌們分到足夠“蛋糕”的市場,反而更接近於“贏者通吃”。

與此同時,MPV市場從“藍海”變“紅海”,涌入大量的新產品,也讓這一市場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實力弱者,生存愈發困難。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今年2月份MPV市場跌幅高達36.2%,僅次於A0級SUV市場。翻看MPV銷量排行榜我們也會發現,月銷三位數的產品俯拾即是。

成功的產品各有各的不同,失敗的產品,卻大多都在產品定位、品質、服務等層面存在缺陷。上汽大通MAXUS,便是其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

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上汽大通MAXUS(以下簡稱上汽大通)總經理郝景賢談到品牌的產品規劃:“在產品規劃方面,我們計劃在新能源領域主要做兩個市場:一個是純電的多人出行,我們有大家系列裡面有高端純電MPV、SUV車型,比如“大家庭旗艦電動MPV”大家MIFA9……我們在多人出行領域,是‘MPV世家’,在新能源MPV領域,我們更要做到行業領先。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團隊能力,我們都要與行業共同進步,抓住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機會。”

“大家”系列,是上汽大通在MPV領域的重中之重。而殘酷且殘忍的現實是,月銷兩位數的“大家”系列各個產品,以及差評如潮的用戶口碑,都早已宣告上汽大通已經成爲MPV“紅海”中的一名“炮灰”。

“把‘蛋糕’做得更大”,何理何據?

早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郝景賢先生毫不避諱地談及自己對MPV市場的理解:“這幾年,MPV銷量快速增長,幫助更多的企業樹立起了信心。而過去,正因爲這個市場可以供客戶選擇的產品不多,所以市場規模一直大不起來。如今,越來越多的新‘玩家’進入MPV市場,相比SUV,MPV又有獨特的優勢,如何把MPV的特點和優勢挖掘出來,從用戶需求和理解出發,在體驗上爲用戶做得更好,提升用戶滿意度,也就能把蛋糕一步步做大,推動這個市場的發展。從這一點來說,上汽大通近幾年來一直在做這個事情,MPV如此,輕客和皮卡等車型亦如此。我們對MPV市場未來是看好的,對它的投入是堅定不移的,我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友商和我們一起把'蛋糕’做得更大。”

一言以蔽之,在郝景賢先生看來,MPV市場之所以“小衆”,是因爲優質產品的缺乏。換言之,只要向市場投放足夠優質的針對性產品,MPV市場的勢能就能得到進一步更充分的釋放。

MPV市場真的像郝景賢先生所言麼?“蛋糕”,真的能被上汽大通“做大”麼?

根據某專業汽車平臺提供的銷量數據,今年2月份,“大家”系列的產品大家9單月銷量爲84臺,1-2月累計銷量爲403臺;大家5在2月份的銷量則爲41臺,1-2月份累計賣出204臺。而於去年成都車展亮相、面向家庭消費者的大家7,甚至沒有相關銷量統計數據。

將蛋糕“做大”的前提,是先滿足生存需求,而後在現有的市場份額之外挖掘更多的潛在消費者、擴大總體市場份額。

而上汽大通的“大家”系列,2位數的月銷量,連生存都成難題,何來“做大”一說?連常規的市場競爭都無法勝出,何來擴大市場份額一說?

當然,上汽大通並不會坐以待斃。此前,郝景賢曾明確表示:“當前國內比較卷,我們就多抓一點海外的機會。”

不止是“大家”系列,目前,上汽大通除了皮卡系列產品,其餘產品皆在國內市場淪爲“炮灰”角色。爲了滿足生存需求,上汽大通另謀“出海”的出路。

以去年的銷量爲例,全年品牌銷量共計203657臺,而其中海外銷量高達96654臺,佔比將近47.5%。

既然強調要“做大”國內MPV市場的蛋糕,上汽大通又爲何如此依賴海外銷量、如此重視海外市場呢?

漂亮話易講,漂亮事難做。

“更高品質的產品、更貼心的服務”,信口開河?

“國內汽車市場越來越卷,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企業,大家捲到最後不得不打價格戰。但我們上汽大通的觀點依然是,不主動打價格戰,我們打的是‘價值戰’。我們還是想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更貼心的服務,這樣纔會有更加可持續的經營和發展。”

在沒有詳細具體瞭解上汽大通的產品和服務質量之前,粗看郝景賢先生的此番言論,很難不感慨上汽大通乃市場中的一股“清流”。

然而事實是,就以“大家”系列爲例,無論是“更高品質的產品”,還是“更貼心的服務”,上汽大通無一做到。

在大家7車友圈內,一位車主發帖稱:“我買了大家七續航太差!現在知不道找那個部門投訴12315讓我打官司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

不止一位車主對大家7的續航能力表示不滿。另一位大家7的車主在車友圈內發帖稱:“大通大家七服務太差!527續航到底能跑多少我在西安這邊冬天不冷?爲什麼我的續航只有不開空調270左右?開空調的續航180左右?我朋友的460的續航開空調都跑380左右”

更有車主“直抒胸臆”:“這車就不要買垃圾。”

於去年11月份正式上市的大家7,共推出了7款車型,官方定價區間爲14.58—29.98萬元。

但千萬不要以爲新能源家用MPV市場迎來了一位價格頗具誠意的產品。售價14.58萬元、16.58萬元和20.58萬元的三款門檻較低的車型,皆爲不含電池的換電版車型。所謂的低價格門檻,不過是刨除電池成本之後的價格而已。

但與此同時,也不要認爲上汽大通走在換電前列。去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郝景賢曾表示:“目前,換電站已在上海建了9個站,預期今年(即2023年)年底上海一共建到28個站,在成都會有兩個站,所以換電車型10%的訂單裡面有一半來自於上海。隨着建站數量不斷增加,用戶本身對換電不陌生,而是對服務越來越重視。只要服務到一定水準之後,換電車型的比例會大幅度增加。”

計劃歸計劃,客觀而言,上汽大通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真的能滿足用戶的換電需求麼?上海建設換電站,其他城市的消費者和用戶的需求,就不需要考慮麼?這樣的服務,真的算周到、貼心麼?

針對換電設施建設極爲落後的上汽大通推出的大家7換電版車型,車友圈內有網友直言:“坑爹啊!”

作爲上汽大通MAXUS的總經理,郝景賢先生在品牌和產品傳播層面,從某種程度上進行考量,做得不能算不到位。

但品牌的長期可持續經營發展,產品的長期可持續銷售,並不僅僅依靠傳播、宣傳就萬事大吉。上汽大通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傳播層面和現實層面的脫節。

例如,此前郝景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終的產品落地一定是圍繞用戶的:“這就是以用戶爲中心。”

既然產品落地是圍繞用戶的,那爲何上汽大通還要推出用戶差評如潮的換電版大家7?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上汽大通和郝景賢先生真的有深入消費者、聽取消費者的意見麼?

無論是產品打造層面,還是國內外市場的戰略層面,上汽大通皆“嘴上一套,現實一套”。

這是否意味着,自此以後,上汽大通和郝景賢先生的傳播言辭,消費者聽聽就好、別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