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宵 北港顏思齊紀念碑意象燈組訴說開臺史

雲林北港顏思齊紀念碑圓環意象燈組,訴說顏思齊開臺400年曆史。(張朝欣攝)

雲林縣北港鎮顏思齊紀念碑圓環意象燈組,訴說顏思齊開臺400年曆史。(張朝欣攝)

今年是顏思齊開臺400週年,雲林縣政府特別在北港鎮顏思齊紀念碑圓環,規畫400年前顏思齊率衆來臺開墾的意象燈組,以現代網布光環境模擬海浪圖騰,並將顏思齊漫畫形象元素融入,讓民衆在元宵節賞燈之餘,也能瞭解北港地區在開臺歷史重要性

雲林縣政府因應防疫,今年取消北港燈會,但爲讓民衆感受春新與元宵氛圍,在北港鎮規畫5大賞燈點,其中顏思齊紀念碑圓環的意象燈組20日已完成主要佈置,將於25日正式啓燈,顏思齊與鄭芝龍2名開臺者搭乘船隻造型可愛,海浪圖騰圍繞整個圓環周邊,營造乘風破浪氛圍,吸引不少民衆拍照打卡。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400年前顏思齊與鄭芝龍沿笨港溪登陸,一路於北港鎮、水林紮營設10寨,在大航海時代展現激情冒險。今年的意象燈組結合北港電動花燈元素,船隻會隨着環形軌道不斷移動,2人乘船抵臺的情景將在顏思齊紀念碑圓環重現,帶領觀賞者感受雲林的大航海時代。

研究顏思齊登臺歷史數十年的水林鄉水北村長洪茂仁表示,據史料記載,顏思齊於1621年登陸臺灣,荷蘭人則是1624年來臺,顏思齊當時在北港、水林地區設10寨,1625年病世後由鄭芝龍接手經營,其組織嚴謹,荷蘭人勢力遍及全臺,但就是無法進入10寨範圍內。

洪茂仁說,水林鄉是顏思齊最早落腳臺灣的地點,因此被譽爲「開臺第1鄉」,水北村顏厝寮目前仍保有衆多顏思齊遺蹟,包括易守難馬蹄型聚落、明朝7角井等,近年來大陸顏氏宗親會多次到雲嘉地區祭祖原本預計今年來臺進行「顏思齊開臺400週年」研討會,卻因疫情因素無法成行,相當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