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真的來了!全年晝夜溫差最大 「白露」後越晚越涼

▲未來一週各地天氣將會開始轉涼,感受上會有初秋的涼意。(圖/記者李鍾泉攝)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今天是24節氣中的「白露」,在傳統代表着天氣已開始慢慢轉涼,俗諺「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思是,提醒大家別再打赤膊,因爲在季節交替時刻,容易受到風寒中央氣象局也說,未來一週早晚已有初秋的涼意,各地低溫大約在25至27度左右。

每年在9月7至9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65度時,即爲24節氣中的「白露」。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天氣漸轉涼,清晨時分發現地面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氣凝結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後,在晚上都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據瞭解,「白露」爲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溫差甚至可達10度以上,因此也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的俗諺,意思即爲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18天來到白露後,天氣已經開始慢慢轉涼了,就不要再打赤膊,因爲在季節交替的時刻,很容易受到風寒。

▲今天各地低溫大約在25至27度左右。(圖/中央氣象局)

古時農民重視節氣,關於「白露」還流傳了許多諺語,其中包括:

1.白露水,卡毒鬼:白露雨水性毒。

2.白露大落大白:白露日下大雨,二期稻大部分會白穗

3.八月八落雨,八個月沒幹土:八月初八下雨,佔長雨

4.「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立秋後仍有暑氣,等到白露過後,纔開始轉涼,代表真正進入秋天。

5.「白露大落大白」:農夫最怕白露日下大雨,稻作會受到破壞,影響收成。

6.「白露南,十日九日澹」:代表白露當天若吹着偏南風,之後就會經常下雨。

對於,「白露」這個節氣,天氣風險公司彭啓明也解釋,從現代角度來看的話,如果秋天吹偏南風的時候,冷暖空氣其實還是滿旺盛的,只要北邊稍微有一點冷空氣下來,這時候冷暖空氣就會開始交會,的確很容易會下雨,且白露過後,天氣真的會開始轉涼,季節轉換之際一不注意就會着涼。

▼受到低壓帶影響,各地未來一週天氣較不穩定。(圖/中央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