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小北加持 南臺灣百坪大店交易量年增16%

▲只要有知名品牌進駐,大型店面出售也非難事。(圖/記者建宇攝)

記者陳建宇/高雄報導

近年因爲電商、外送平臺崛起,店面的投資效益大受影響,很多店面都閒置租不出去也賣不掉,不過有大型企業支撐的大型店面在市場熱錢充沛之下,還是獲得不少買家青睞,房仲業者統計高雄2020年的大型店面交易就比2019年成長15.8%,顯見大店面仍有其市場,只要找到知名品牌進駐,價值性就更高。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去年5月高雄楠梓軍校路商辦大樓1~2樓的店面,以總價9500萬元成交,該物件面積爲628坪,據瞭解是帶租約出售,而承租方就是近年在高雄廣設旗艦店的全聯福利中心買方則是當地企業「五嶽升企業」。

而去年6月三民建工路的小北百貨店面以總價6783萬元出售,買方據悉爲知名品牌九乘老闆的投資公司「呈相投資」,總面積爲245.5坪。甚至去年臺南仁德北海道生鮮超市,更以總價近2.45億元出售。

由這些案例可以發現,最近幾年雖然電商、外送崛起,大大沖擊實體店面的生計,但只要有大型企業承租的店面,價值性仍相當高。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資金充沛,長期投資店面就是這些高資產族羣選項之一,而民衆生活型態也因疫情改變,採買上也更依賴住家附近的社區賣場店家,因此不少賣場業者如全聯、家樂福、小北等,近來都積極拓點,替大型店面市場挹注一股活水

臺灣房屋愛河之心加盟店店東林家福分析,大型店面總價高,所以出手買方大多是看中現成租金收益、或未來土地開發效益,而大型連鎖量販店家承租店面,多選擇發展成熟且穩定的商業住宅區,有充足的消費人口,承擔房租的能力也好,選擇佈局通路的業者通常一簽就是5~10年的長約,成爲房東眼中的穩定好房客,也大大強化了投資人的出手意願

▲大型店面也可利用分割出租方式,尋求中、小型業者進駐。(圖/記者陳建宇攝)

不過沒有大型業者進駐的店面也有其他出路,東森房屋高雄鹽埕店主任焦韋華指出,大型店面產品之所以難出租就是因爲面積大、租金高,若屋主能將其分割爲小單位出租,既降低坪數也降低租金,就更有可能招攬到有意願進駐的中小型業者。

▲近年南部大型店面交易。(圖/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