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氫能技術與建設正當紅

圖一 : 利用電解方式來獲得氫氣能源。(source:日本三井物產)

[作者 盧傑瑞]

當氫與氧結合時,會產生大量能量,這些能量可用於發電等等。由於氫能在使用時還具有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特點,因此已經被視爲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由於氫原子的高活性,氫氣不存在自然界中,而是以化合物,如水、甲烷之形態存在。地球表面的氫原子大部分以海水的形式存在,氫分子必須透過工業製造才能更進一步的獲得氫能源,雖然氫氣本身雖然不含碳,但獲得氫氣的原料或轉換製程仍會衍生碳排,其來源將影響減碳效益。因此如何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法下,來大規模生產氫氣,已成爲現階段技術的研究重點。

透過顏色來區分各種製程的氫氣產物

氫是構成各種物質的重要元素。可以透過化學分解這些物質來提取氫氣,方法也有很多種,例如工業上,生產方法有水電解法和天然氣化學分解法。

進行電解水時,由於淡水的導電能力較差,因此在電解前比需加入氫氧化鉀等電解質(固體高分子電解法)。此外,也可以利用水電解從海水中提取鹽,並在製鹽過程中獲得副產品的氫氣(圖一)。

在天然氣的化學分解中,則是透過天然氣中所含的甲烷(CH4),與水蒸氣反應來獲得包含氫氣的大量氣體,這時就需要透過特殊設備來提取氫氣。除了這些方法之外,還有一種類似天然氣化學分解的方法,透過生物質在高溫下分解,所產生的氣體再與水蒸氣反應後而獲得氫氣。

通常氫氣多以顏色來區分製成的不同。利用碳氫燃料重組獲得的稱爲灰氫,碳排爲約12 kg CO2/kg H2。煤氣化、熱裂解、水解等方法獲得的氫氣稱之爲褐氫,碳排爲5 kg CO2/kg H2。利用再生能源或核能進行電解水製成的氫氣,被稱爲綠氫。

最後,在灰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其收集後儲存在地下,一般認爲這並不排放任何二氧化碳,因此用這種方法生產的氫氣被稱爲「藍氫」。目前生產的氫氣中95%以上是灰氫,因此未來有必要減少灰氫的比例,來降低碳排放。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3.12月(第98期)氫能源系統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