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失智人口達35萬 衛福部規劃政策綱領3.0 聚焦3重點
臺灣失智症協會服務中心今日(16)正式開幕。(李念庭攝)
衛福部2024年統計,我國65歲以上長者約有35萬人罹患失智症,盛行率近8%,且將持續上升。失智症綱領將在明年邁入3.0,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指出,政府今年應進行檢討,加強年輕型失智家庭照護、延緩失智、提升照護質量及增加偏鄉資源;長照司表示,衛福部正與民團展開討論,朝社區共生互助方向努力,營造更友善環境。
臺灣失智症協會服務中心今日(16)正式開幕,臺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2.0、失智症綱領2.0也將到期、迎向3.0,失智症協會結合近年服務經驗,擴大社區服務量能,成立「 臺灣失智症協會服務中心」,期望打造更具可近性,促進社區連結的服務據點。
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說明,長照3.0及失智症綱領3.0將於明年(2026)上路,衛福部目前正廣泛收集各界意見,未來會持續營造更友善環境,期望達成「失智友善臺灣777」目標,也就是失智家庭照顧者7成獲得支持和訓練、7成失智症者獲得診斷、全國民衆7成以上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
吳希文表示,未來長照3.0規劃,朝向社區共生共融方向前進,前端會持續營造友善社區環境,包括商家、志工等更親切的支持,提供失智個案更好的復健、賦能,讓他們有更多生活上的參與和獨立自主性,後端也會強化醫療與長照的更緊密結合,讓照顧者及家屬能更安心工作,打造友善互助環境。
臺灣失智症協會服務中心提供輕度、中度、重度失智症患者各項資源服務。(李念庭攝)
立委林月琴分享,自己也是失智症家屬,當時婆婆罹患失智症,會忘東忘西、說有人偷自己東西,或是在深夜打電話叫她起牀上班等,讓她一度感到滿慌亂,所幸有失智症協會在臺灣深耕22年,協助更多失智家庭,尤其年輕型失智家庭得到服務。
林月琴指出,失智症綱領將邁入3.0,今年需要更多的檢討和討論,近年來年輕失智個案越來越多,政府應更加重視,並擬定延緩失智、預防老化計劃;思考如何提升失智照護的「質」與「量」,以及推廣讓失智、失能、身障等族羣使用共照服務,並提升失智服務可近性、減少城鄉資源差距,將服務中心推廣到偏鄉。
失智症代表李鴻鱗先生分享,自己確診失智已經2年多,剛開始十分惶恐,直到來到失智症協會,學習失智症相關知識、運動、進行認知訓練課程,提供他許多協助。(李念庭攝)
失智症代表李鴻鱗先生分享,自己確診失智已經2年多,剛開始十分惶恐,直到來到失智症協會,學習失智症相關知識、到健身房運動,並進行認知訓練課程,包括練習寫字、使用手機地圖等,讓失智症者能「動動腦」、和同學交流互動,期望未來社會更瞭解失智症,對患者更加友善、親切。
失智家屬虞蕙琪小姐說,她媽媽在60歲左右確診失智症,由於媽媽處於輕度跨入中度階段,還保有意識及判斷能力,不願意到日照中心、長照機構等「被照顧的地方」,醫師建議下來到失智症協會,有了日常可以前往社交的地方,有效延緩失智,並參與「互助家庭」,和許多家庭交流、學習。
臺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說明,服務中心希望打造失智家庭的第二個家,延續先前的年輕型失智家庭支持服務、互助家庭、多元延緩團體及培力活動,並進一步強化社區連結,提供專業培訓,打造社區全程式服務,提供失智症各階段所需資源和諮詢服務,讓失智症者互相交流、參與活動,提供失智家庭更多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