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市場回暖,今年已有近60只含權類理財產品發行

近期A股市場持續在3000點上方震盪,再次吸引投資者入場。4月29日,上證指數月內第二次漲破3100點。

面對大漲的權益市場及新“國九條”鼓勵銀行理財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理財公司發力佈局含權類理財產品,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理財公司今年以來共發行10只權益類理財產品和48只混合類含權理財產品。記者也注意到,含權類產品迎來增量,產品業績表現也出現快速修復的局面。業內人士認爲,權益市場回暖跡象明顯,理財公司要趁勢發行含權類產品,提升權益類產品佈局能力,在市場波動中博取收益。

新發近60只含權類產品

近期,多家理財公司發行含權類理財產品。招銀理財發行的“招銀理財招智價值精選一年持有混合類理財計劃”於近日結束募集,最終首發募集規模超20億元,購買人數達1.1萬人。招銀理財在此之前發行的另一款“招銀理財睿和穩健安盈優選封閉6號混合類理財計劃”募集規模達13億元。

認購火爆的現象在另一家理財公司發行的含權類產品中也有出現,光大理財上月公告稱,根據客戶需求,計劃對“陽光橙安盈5號(15M定開)”理財產品募集規模上限進行調整,由此前的30億元調整至50億元。

記者注意到,含權類理財產品淨值表現修復速度明顯。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權益理財產品成立以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爲-1.91%,近3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修復明顯,達到7.89%。

興業研究發佈的理財報告顯示,截至3月末,權益類理財產品年內累計回報(年化)環比提升幅度最大,爲9.31個百分點,混合類、商品及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分別提升2.00個、6.50個百分點。

得益於權益市場回暖,含權類理財產品淨值修復現象突出,理財公司同步加碼含權類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Wind數據顯示,本月理財公司共發行10只權益類理財產品以及48只混合類含權理財產品(未剔除募集失敗產品),有7只權益類理財產品於上週密集發行。

從發行機構來看,包括農銀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民生理財、平安理財、杭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等多家機構均有佈局。

比如,近日農銀理財發行的“農銀理財農銀同心·靈瓏價值精選第40期理財產品”,認購起始期爲4月26日,認購結束期爲5月6日。該產品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並根據市場情況配置股票(含優先股)、證券投資基金、各類資產管理產品或計劃等權益類資產,進行收益增強,同時適當參與以對衝爲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槓桿率不超200%。

此外,平安理財發行了“星辰添利一年定開2號”理財產品,追求累計“含權類”資產的穩定收益,包含中性策略、ETF套利、可轉債套利策略等,民生理財發行的偏股混合型產品“銀竹混合靈動A股機遇”專注於挖掘A股市場機遇,興銀理財推出了主動選股的紅利策略類混合理財產品“富利興合富達紅利”,華夏理財推出了錨定中小盤成長股的“天工日開理財產品13號(中證1000指數)”。

上海某股份行理財公司投資經理對記者說,權益市場經過長時間的盤整,當下處於具備投資性價比的位置,加上近期新“國九條”特別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爲發行含權類理財產品形成支撐因素。

“此外,存款利率下調推動‘存款搬家’現象加速,爲理財市場形成增量資金。”前述投資者經理說。

低配權益類資產亟待破局

權益類理財產品一直以來是銀行理財子“老大難”問題,無論是規模還是收益率,在全市場理財產品中處於長期墊底水平。

一方面,儘管含權類理財產品發行速度加快,但它在理財市場規模中佔比仍較小。截至2023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爲26.8萬億元,權益類產品規模僅有0.08萬億元,遠不及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零頭。

另一方面,去年在理財市場整體回暖的背景下,權益類理財產品破淨率仍達八成,落後於其他類別理財產品。

提及權益類理財產品,業內人士多稱爲理財公司的“小衆產品”“仍是短板”,權益類資產配置的能力有待加強。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爲,對於銀行理財來說,投資權益類資產、發展混合類理財產品,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加強對大類資產走勢及資產配置策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公司制定策略,應對理財類客戶風險偏好較低的情況。

“預計權益類資產、公募基金等佔比將回升。”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在整體偏積極的宏觀政策促進下,銀行理財市場在2024年全年有望呈現以進促穩、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從資產配置結果看,在延續“二八”定律(即20%的博收益資產和80%的安全墊資產)的前提下,含權類產品的佔比將回升。

面對持續回暖的權益市場,近期,多家理財公司進行權益類資產投資策略調整,以提升風險與收益的平衡能力。某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對記者說,去年下半年就專門成立權益市場研究小組,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爲投資者博取相應收益,“具體到策略上,除以配置股息紅利明確的底倉外,加入指數增強、大宗交易、黃金、可轉債等低相關性的配置策略。”

華東某理財公司人士稱,考慮以穩健低波資產、優先股等作爲安全底倉,佈局紅利策略固收增強型產品、黃金ETF固收增強型產品等產品,再配置特色的紅利ETF、可轉債等彈性資產,增厚產品收益。

今年一季度,理財公司亦在密集調研A股上市公司。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共有27家理財公司開展調研,寧銀理財、興銀理財最爲積極,調研次數分別達107、103次。

不過,某國有行理財公司人士對記者透露,當前理財公司投資權益類個股標的方式仍是主要通過基金產品,“調研公司之後,再通過持有相應的基金去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