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悟 潮

“沒想到思想政治教育還能這麼搞,沒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有這麼多創意”

太空萌娃”系列表情包又上“新”了!看着50多萬次的使用量,作者張珂心花怒放。

張珂是航天測控戰線的一名工程師,本職工作是繪製遙感地圖。工作之餘,她作爲“我們的太空”團隊的一名遠程“創客”,製作了大量航天氣息濃郁的表情包,深受航天人和網友喜歡。

張珂最新一期作品是關於節約糧食的。一幅幅活潑可愛的卡通太空兔動圖,成爲團隊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的全新嘗試

受衆在哪兒,就跟進到哪兒;受衆喜愛什麼,就創作什麼;受衆心裡想到哪兒,工作就做到哪兒……”回顧團隊的一次次探索,該中心負責人說,“這就是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體會。”

秉持這一理念,兩年多來,他們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拓展得越來越大——

2018年,中國航天日當天,“我們的太空”微信、微博上線。後來,他們發現很多年輕人喜歡短視頻,便率先進駐嗶哩嗶哩、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再後來,又相繼在知乎、人民號、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平臺上開設賬號,形成囊括20個“微平臺”的新媒體矩陣。

“在大家平時喜歡玩的新媒體上,基本上都有我們的身影,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不少團隊成員談到,他們做的與當下在高校推廣的“課程思政”是同一個道理——“只不過,我們與思政課同向而行的各類‘課程’,變成了大家每天接觸最多的信息媒介。”

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應用自然就多了。

開設“雲課堂”——他們藉助新媒體,推送“理論熱點動態”,開展“讀經典、學哲學”活動,推出“航天紅課”,把課堂設在塔架旁、廠房裡,用接地氣的話語和吸眼球的動漫、沙畫等形式,把大道理講得有溫度、有情感、有活力。

開展“雲互動”——他們開發“我們的太空”學習教育App,開設“理論知乎”“思想連線”等專區,組織專家在線答疑,幫助大家解開思想釦子、拉直心中問號。

2019年中國航天日前夕,爲弘揚航天精神,他們組織航天科研人員與航天員、航天娃一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視頻發佈後,很快“火爆網絡”,點燃廣大國人的航天報國情懷

今年上半年,面對互聯網上流行的直播“帶貨”之風,他們聯動組織四大航天發射場直播,以時尚的方式“爲航天正能量‘帶貨’”,吸引了數億人次參與。

前不久,他們開發微信小程序,舉辦線上“理論闖關星光大道”活動。僅僅2個月就吸引了4.1萬人參與線上理論學習,累計答題321萬餘次。

“沒想到思想政治教育還能這麼搞,沒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有這麼多創意!”任波長期在航天一線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回顧起近兩年來發生在身邊的變化,他感慨不已。

在“我們的太空”團隊成員心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有着明確目標的。他們將其稱之爲“四個革新”:思維革新、表達革新、行爲革新、顏值革新。而且,在他們看來,要實現這“四個革新”,“非得積極擁抱網絡不可”。

比如,思維革新在於借鑑互聯網開放共享、用戶至上、跨界融合核心理念,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開放自信;表達革新在於運用文圖、音視頻、表情、符號等網絡化表達方式,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動感人;行爲革新在於依靠網絡指導工作、幫帶隊伍,讓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扁平化指揮、短平快落實;顏值革新則在於針對青年人審美特點,打造富含“真善美”價值、自帶流量的“網紅款”,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亮麗奪目……

瞄準這些目標,“我們的太空”團隊裡每天都在孕育發生着新的變化——

團隊成員李響負責航天輿情的分析整理工作。剛開始,一份輿情簡報按照傳統模式層層報送,“定稿時已是兩三天前的輿情”。後來,領導提出建立“輿情快報”羣,各級領導扁平化網絡辦公,當天上午的輿情,下午就能整理成簡報打印分發完畢。

去年以來,他們連年在中秋節爲航天新人舉辦“讓祖國見證幸福”集體婚禮。今年,他們邀請航天員證婚、知名主持人主持,全國七地聯動舉辦,讓301對航天新人和親屬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自豪感。

“一切新潮的形式都服務於內容。”聊到一個個創意的來源,“我們的太空”團隊成員普遍談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是溫暖人、激勵人,“只要瞄準這個目標、緊貼當下時代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可以時尚、新潮。”

這,是“紅藍融合”的意義所在,也是方向所在。

弄 潮

寧可全身沾滿泥巴爬到河對岸,也不要衣冠楚楚地站在河這邊”

“60後”張磊是“我們的太空”視頻平臺負責人,與一羣活潑的“90後”“00後”一起運營着粉絲量達500多萬的抖音賬號。

“我剛接手這項工作時,其實是瞧不起短視頻的。”張磊坦言。作爲宣傳戰線上的“老兵”,他參加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的所有電視新聞報道,很多作品在央視和省市電視臺播發。相比之下,“短視頻到底能有多大作用?”他的心裡犯過嘀咕。

無獨有偶。“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主任王欣閣談到,剛開設微信、微博新媒體賬號時,心中也有疑慮:“航天從不缺少新聞報道,我們對新媒體沒什麼需求。再說了,每天都自己生產發佈新內容,能堅持多久?”

上線初期,他們排了一個月的發稿計劃,“一個月後再發什麼就不知道了”。

不過,王欣閣、張磊以及團隊其他成員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共識:信息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不能還是老一套,必須有所改變。

他們在一份工作總結中寫到:當網絡信息光速傳播,一個熱點事件可以很快在輿論場反轉幾個來回時,我們的教育提綱不能還在傳真機裡打轉轉;面對互聯網時代青年習慣“指尖上的生活”、享受“一網通的便捷”、青睞“虛擬化的表達”、喜歡“平等式的交流”,我們的教育者怎能還習慣於一臉木然的表情、一個腔調的話風、一成不變的方法?

創新,是時代的呼喚;創新之路,卻從不平坦。

“誰都想創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更是如此,更需要美譽度、吸引力。可爲什麼總有人邁不開創新的步子?因爲創新肯定有風險、挺艱難!”團隊成員曾聘感慨。

對此,負責“我們的太空”音頻平臺運營的喬麗江深有同感。喬麗江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電視臺的一名播音員。她還兼職帶領一支50多人的團隊,在互聯網上開通“太空廣播FM”,通過“航天晨語”“百年航天”“薦讀悅讀”等欄目,打造不下線的理論學習課。

每天,喬麗江和團隊成員要在工作之餘至少錄製3期節目,清晨的節目經常是在凌晨兩三點完成。今年除夕,播音員周霞找不到錄音設備間,便躲進車內錄音。萬家團圓之際,爆竹聲不時響起,錄音一次次被打斷,周霞一次次重來。身爲兩個孩子媽媽的她,獨自守着一臺錄音機,迎來了新春。

對於曾聘來說,創新的艱辛還有另一層含義。近年來,爲打破文山會海式的年終總結,他和同事們倡導創新手段作總結。有的部門做了H5,有的部門排了臺“快閃”節目,有的部門製作了短視頻……

手段很新穎,上手卻不易。以拍攝短視頻爲例,擅長寫材料的機關幹部,要從頭學習寫腳本、拍攝取景、視頻剪輯。“既要幹傳統的活,還要幹新的事兒,精力又有限,到底能產生多大效果,大家是有懷疑的。”

然而,第一次新穎別緻的年終總結過後,進入新的一年,大家竟“欲罷不能”了。“因爲新形式很活潑,很受羣衆歡迎。能得到羣衆認可,再難也要堅持去做!”曾聘說。

因爲喜歡,所以熱愛;因爲熱愛,所以堅持。面對困難,“我們的太空”團隊成員常說一句話:“寧可全身沾滿泥巴爬到河對岸,也不要衣冠楚楚地站在河這邊!”

抱着這樣的想法,“弄潮”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團隊中的許多人“撐”了下來,不僅過了“河”、上了“岸”,而且始終激情滿滿。

如今,在喬麗江的音頻團隊裡,有來自基層一線的主播,有不少單位的領導帶頭“亮嗓”,還有北起黑龍江、南至三沙的地方電視臺專業主持人加入,夫妻、母女、母子、師生、同學、朋友等各種組合自動涌現,與大家一起“獻聲”,弘揚航天正能量。

張磊帶着他的視頻創作團隊一路走來,對短視頻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雖然是新媒體,但不是淺媒體。笑過哭過之後,也能給大家留下深刻思考。”他們推出的爆款航天短視頻,讓無數人在淚目的同時備受激勵。

新媒體中心編輯張文軍經歷了“我們的太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過程。現在,“我們的太空”微信公衆號在不知不覺中已推送了900多期,而且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單位組織的“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中,他們的團隊連續兩年被評爲網絡正能量榜樣。

領 潮

“教育的實力和魅力,在於讓每個人跟着發光體一起發光”

面對來自美國、意大利兩所高校的全額獎學金留學邀請,22歲的王選達經過一番深思後,決定“留在這裡多幹兩年”。

王選達現在的崗位是戈壁深處航天鐵路線上的一個小點號。在那裡,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和其他3人一起種植26畝菜地。也是在那裡,他那曾經拿畫筆的手,學會了用鋤頭、綁苗機等各種農具。

王選達多次想過要離開。然而,當偶然接觸“我們的太空”新媒體,看到、聽到一個個航天人的故事後,他猶豫了。接着,他拿起畫筆加入“我們的太空”創作團隊。很快,因旺盛的創作激情和充滿想象力的美術作品,他獲得“我們的太空”學習培訓的機會。

從此,他一發而不可收,創作出一大批鮮活的作品,備受航天人和網友喜歡。他的創意作品上過熱搜,獲過國際大獎。再後來,重新審視那個偏遠的點號,他漸漸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學習音樂創作的楊曉雲有着和王選達相似的經歷。他曾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演出隊隊長。以往,每年除了爲大家獻上一臺滿意的大型晚會外,最讓他有獲得感的就是在過年前坐着小火車、穿着大衣裹着被子去偏遠點號慰問演出。在小火車返程時,他流着熱淚和點號的同志揮別。

“在宏大的航天事業中,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裡?”楊曉雲曾多次思考這一問題,直到加入“我們的太空”團隊。受團隊感染,他緊貼航天重大任務,用音樂講述航天人的夢想與情懷,創作120多首歌曲。其中一首《問天》,在航天人羣體中廣爲傳唱,感染激勵了無數人。

與此同時,楊曉雲感到,“好像自己整個人都被‘點燃’了”。

來自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助理工程師呂炳宏也有同感。他帶領視頻團隊輾轉大半個中國,歷時一個月拍攝製作的短片《光榮與夢想》,不僅獲得第二屆“你好新時代——中國永遠在這兒”融媒體作品大賽“最佳短視頻作品獎”一等獎,更讓他悟到了幹航天事業的光榮和堅守夢想的力量。

“教育的實力和魅力,在於讓每個人跟着發光體一起發光!”王欣閣說,他們倡導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當“播火者”,又要當“點火者”,激發更多人爲教育創新“添柴加薪”,推動教育創新從“領創”走向“衆創”。

基於這一理念,“我們的太空”創新團隊建設得既緊密又鬆散。這個團隊似乎很小,那間被他們稱作“太空艙”的橢圓形辦公室,僅有10多個工位;這個團隊似乎又很大,不少航天員、系統總師、醫生、工程師、研究員都是他們的作者、小編,他們建了很多創作羣,每個羣裡都有數十名分佈在各行各業、天南海北的人員。

以喬麗江負責的音頻平臺爲例。他們的主播隊伍中,年齡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僅9歲;有航天人的父母,也有航天人的子女,還有航天一線的高工夫妻,丈夫寫文章妻子朗讀。他們推出的“太小紅”和“太小藍”兩個“聲偶”形象,配音者一個在山西、一個在海南,網上合作、遠程搭檔。

平凡的人物最真實,身邊的故事最動人。近年來,“我們的太空”先後形成了文學、音樂、美術、影像、播音等創作團隊,用互聯網將一批有共同愛好的航天人聚集在一起:遠望號船的亓創,發射場上的葛利鑫、于吉鬆……這些被“點燃”的人像一粒粒火種,影響帶動着更多人發光發熱,也帶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輻射面不斷拓展。

近年來,先後有5所院校在“我們的太空”建立實踐教學基地,300多批人員到“我們的太空”打卡交流……

“信息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主動走好‘網上羣衆路線’,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做到自適應、自協調、自涌現。”展望未來,王欣閣頗有心得地說。

版式設計:樑 晨

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啓“九天攬月”之旅。

同一天,一場線上馬拉松賽,通過接力跑步的方式,爲中國航天加油。

這場名爲“天馬星空”的活動,吸引了12萬多人線上線下參與。他們的“奔月”過程,包括了線上歷覽嫦娥五號任務各環節和“打卡”中國航天著名地標。

“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是這場活動的發起者。對於這個旨在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團隊來說,“天馬星空”活動只是他們的創新嘗試之一。

線上馬拉松賽與思想政治教育有什麼關係?

和很多航天人一樣,航天員王亞平也參加了這場馬拉松賽。在她看來,航天是“萬人一杆槍”的事業,馬拉松賽也是萬人齊跑奔向終點。和身邊的航天人相互鼓勵着奔向終點,會讓你深刻理解到“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

“我們的教育可以在課堂上,爲什麼不可以在一場當下流行的線上馬拉松賽裡?”創新實踐中心負責人認爲,時代在變,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要變;在信息化浪潮奔涌的今天,發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傳統,離不開互聯網這個新載體。

“傳統+互聯網”,正是“我們的太空”團隊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核心理念。在他們眼中,這一理念還有一種更加形象的表達——“紅藍融合”。

當象徵優良傳統的“紅”與代表現代科技的“藍”相交融,會激盪出什麼?

在“我們的太空”所屬的這支航天隊伍裡,很多人發現,身邊的思想政治教育正變得越來越“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