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草莓又違規 食藥署「監視查驗」到年底

去年10月29日起到今年4月29日止,日本輸入草莓累計32批違規,均爲農藥殘留。圖/食藥署提供

日本草莓再度被攔截農藥超標!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佈,從日本香川輸入的鮮草莓,檢出國內未準用於草莓的農藥「阿納寧」0.04ppm,共24公斤全數退運或銷燬,由於日本草莓屢次違規,將對其採「監視查驗」至年底;同樣來自日本的鹿兒島冷凍烏魚子,則被檢出致癌風險物結晶紫4.1ppb,對業者的查驗強度,將從一般抽批,調高爲加強抽批。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慕果生鮮水菓行從日本香川輸入的鮮草莓,在邊境檢出含農藥「阿納寧」0.04ppm,在國內準用於玫瑰、桃、茶、梨、菊花、葡萄、蓮花、蘋果、油桃、茉莉花等10項物質,當作「殺蟎劑」,未準用在草莓。

食藥署統計從去年10月29日起到今年4月29日止,報驗批數812批,檢驗不合格32批,不合格率3.94%,主要不合格原因均爲農藥殘留,林金富說,由於日本草莓屢次在邊境被檢出違規,在邊境將持續對日本輸入草莓採監視查驗,100%抽驗合格後才能輸入。

同樣來自日本的違規品項,還有西普貿易有限公司從日本鹿耳島輸入的冷凍烏魚子,被檢出含有致癌風險物結晶紫4.1ppb,林金富表示,在臺灣規定不得用於可食用的水產品,1萬337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燬,針對該業者的檢驗強度,將從2%至10%的一般抽批,調高爲20%至50%加強抽批。

食藥署今天公佈的違規品項共14件,分別爲日本輸入鮮草莓、冷凍烏魚子、鮮藍莓;越南輸入椰果、青花菜、黑糯糙米;菲律賓輸入起司風味玉米脆片、椰子脆片;美國輸入麪醬;中國大陸輸入冷凍菠菜段、蘋果萃取物;馬來西亞輸入湯飲沖泡包;土耳其輸入月桂葉;緬甸輸入黑芝麻。

● 食安小辭典:監視查驗

監視查驗與100%逐批查驗,都針對高風險食品採取100%抽驗。

進口食品業者食品入關時,會依照不同風險等級,抽驗食品批數;主要分爲「逐批查驗」與「抽批查驗」,逐批查驗是指,申請查驗的每批次產品需連抽五批,達到「連續5批、總重爲調整前3倍」纔會調降爲加強抽批;抽批查驗分爲一般抽批(抽驗率爲2%到10%)、加強抽批(抽驗率20%到50%)。

監視查驗爲採抽批查驗的業者在加強抽批後,仍有違規,因此採取「監視查驗」,其強度等同逐批查驗,但會訂定監視期間,在期間內不論合格與否,均採逐批查驗,不會調降查驗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