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二戰期間新事證 279張「中華民國僞鈔」用紙

日本發現二戰期間中華民國僞鈔紙張。(圖/翻攝自《中華網》/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川崎市多摩區明治大學和平教育登戶研究資料館在2014年7月發現,「巴川製紙所」位於靜岡市駿河區廠房有279張30公分見方,印有國父孫中山肖像浮水印的紙張。經過專家研究,判斷是二戰期間,日本僞造中國民國紙鈔的特殊用紙,也是一項新發現的事證

根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二戰後出版的刊物記載,僞鈔的印製是從1939年開始,從當時的日圓幣值估算,總計共有約40億日圓的中華民國僞造紙鈔。資料館也從紀錄文字研判,這些特殊用紙是1940年8月至1941年7月間製造,並由日本舊陸軍將校負責印製的。

▲印有國父孫中山側臉的浮水印。

資料館指出,從這批紙張發現,有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側臉的浮水印,也是當年中華民國廣爲流通的5圓鈔圖案,且有部分特殊用紙也有北京天壇浮水印圖,是當年另一款5圓鈔的樣式

資料館館長山田朗表示,以前就知道日本曾犯下製造僞鈔的罪行,而特殊用紙可能是在登戶研究所製造,但也有可能是利用當時的民間企業大量製造,另外也曾經有日軍之所以能在大陸展開戰線,是因爲大量用僞鈔調度物資的說法。

登戶研究所的前身是於1937年啓用的「日本陸軍科學研究所登戶實驗場」。名稱曾經多次變換,後來統稱爲「陸軍登戶研究所」,位於地川崎市,是曾經研究氣球炸彈、研發細菌毒物合成武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