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臼齒缺失的老年人患癡呆症風險更高

新華社東京6月12日電 日本一項新研究顯示,臼齒缺損導致不能咬合的老年人患癡呆症的風險更高,這可能與臼齒缺損引發的腦血流減少、營養狀態下降等問題有關。  據日本《每日新聞》日前報道,九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從包含日本多地居民健康信息的數據庫中,提取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的診療記錄進行分析。研究團隊以約2.2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爲對象,對比了他們臼齒的咬合情況和因患阿爾茨海默病出現癡呆症症狀的確診時期。  研究結果顯示,與臼齒咬合完全沒問題的老年人相比,因臼齒缺損導致部分牙齒不能咬合的人出現癡呆症症狀的機率要高1.34倍;如果門牙也有缺失,上下牙齒完全不能咬合的話,表現出癡呆症症狀的機率要高1.54倍。  研究人員表示,臼齒缺一顆,磨碎食物的能力會下降一半,滿口假牙的話,磨碎食物的能力將下降至正常的約30%。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雜誌》上。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本次研究並非確定了臼齒缺失和癡呆症發展的因果關係,而是說臼齒缺失可能預示着腦血流減少、營養狀態下降、說話困難和自信喪失導致的社交活動減少,癡呆症發展的風險也會升高。  研究人員建議,應定期檢查牙齒健康並進行口腔護理,如牙齒脫落,應及時就醫恢復牙齒的咬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