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減緩癡呆症發生?「練錯」罹患風險反增55%

運動雖然可減緩失智的發生,但「練錯」反而讓癡呆風險提升55%。(示意圖/shutterstock)

您可能聽過運動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但研究人員在追蹤4721名丹麥民衆的健康與工作習慣數長達十年後,發現工地粗工挖土機駕駛與工廠工人體力勞動人口,相較於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而言,罹患癡呆症比例高出55%。

《每日郵報》27日引述該研究報告指出,過去醫學界普遍認爲運動可降低癡呆症發生的比例。但研究人員發現,藍領勞工在「幹體力活」時,往往磨損大腦心臟肌肉關節,使得這類勞動成爲「錯誤型態的耗損」。

換言之,運動與勞動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從是登山、慢跑、上健身房等「運動」,的確有助於預防癡呆症的發生;相對之下,在工地工作、駕駛怪手與工廠工人,其活動類型屬於「勞動」而非「運動」,容易造成心臟、大腦、肌肉與關節「錯誤耗損」,造成罹患癡呆的機率靜態工作者高出55%。

因此,選擇正確的運動型態並避免勞動對身體帶來傷害,才能真正獲得運動帶來的好處。研究進一步發現,儘管長距離、長時間的散步、慢跑與騎自行車,恐會對下肢肌力不夠發達的人帶來跑者膝等傷害;但長距離低強度的運動型態,能將失智風險減半。

該研究主持人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專家尼爾森指出,傳統醫學界認爲運動可以減少失智的可能性;研究結果卻顯示,這樣的論述必須建立在「良好」的體能鍛鍊之上,粗重工作的「體力勞動」反而帶來傷害。

尼爾森表示,這項研究結果有助於協助可能罹患癡呆症的高危險羣,在記憶力衰退與思覺混亂之前,早期進行篩檢與投入治療,以獲得最大療效

過去研究顯示,在失智症狀明顯出現的前10年,患者便可能已有輕微症頭的顯現。儘管許多國家明令勞方必須採取改善員工健康的措施;但懂得利用這些措施與法律保障自己的人,往往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工。

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工,往往做的是辦公室類型的靜態工作;相較之下,教育水平較差的,往往乾的是體力活,加上不懂得尋求法律保障,而導致負擔過重、傷痛與身體不適的結果,這也可解釋爲何靜態工作的人失智風險較低。

「體力勞動」不僅增加失智的風險,也可能帶來高血壓、心臟血栓心絞痛、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因此,研究團隊建議,如果體力類型的勞工想要「工作到70歲」,可透過肌力訓練來強化身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