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ian向蘋果拋出橄欖枝?不死心的“蘋果造車”要雙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道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正與美國某一造車新勢力洽談重啓“蘋果汽車”合作的可能性,其中呼聲最高的是Rivian。

早在今年3月RivianR2發佈會的現場,Rivian創始人兼CEO R.J. Scaringe兩度效仿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的標誌性演講名言——“Onemorething(還有一件事)”,還在發佈會結束時短暫地雙手合十擺出祈禱的姿勢,似乎是在向喬布斯最常展示的一個習慣致意。這一系列動作在當時便被媒體解讀爲在“吸引蘋果公司的關注”。

2月28日,多家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似乎要擱置並取消投入10年時間、耗費數十億美元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所有開發計劃,汽車團隊的大多數員工將被轉移到人工智能部門,未來參與對蘋果愈發重要的生成式AI開發項目。

對此,電動汽車分析師索耶·梅瑞特表示:“蘋果花了10年時間嘗試製造電動汽車,擁有162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太難了,而且利潤太小——即使定價10萬美元。最初,蘋果希望它是一輛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但他們沒有車隊,沒有真實世界的數據,也沒有經驗來實現這一目標。”

有意思的是,彼時消息一出,蘋果的股價持續上揚。這或許意味着資本市場對蘋果造車項目並不看好,蘋果此前在造車項目上投入頗多、佈局頗久,但進展並不順利。如今造車行業已整體降溫,業內人士普遍認爲,蘋果停止造車計劃應該是個正確的決定。

不過,目前看來蘋果對參與汽車行業並未死心,畢竟同爲科技巨頭也是競爭對手的華爲便標榜自己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如今在中國汽車行業也擁有着強勢的話語權。對於蘋果而言,不直接“造車”,而是將開發至今的軟件直接移植到已能上路的車輛上,或許會是“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效益”的做法。

在蘋果公司取消造車計劃之時,深水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Gene Munster也表達了他的失望,他指出:“蘋果公司在連續幾個季度的收入下降之後需要進軍一些新的大的市場,Rivian可能就是答案。”他表示,即使蘋果在汽車市場獲得10%的份額,其收入也會增加60%,拋開盈利問題,他認爲蘋果可以在汽車領域與衆不同。

2014年,蘋果啓動智能駕駛項目“Titan(泰坦)Project”,在蘋果庫比蒂諾總部附近的一個秘密基地,匯聚了1000多名汽車工程師和專家,秘密研發兼具自動駕駛能力的電動汽車。而在之後的近十年內,蘋果造車就在完整造車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兩種路線中搖擺。不過,儘管新車遲遲未落地,但在泰坦項目進行期間,蘋果開發並獲得了大量智能汽車的相關技術,當中重點便是人工智能技術。

而對於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美國造車新勢力Rivian來說,坐擁科技界最大的現金儲備之一的蘋果公司不僅是最佳的潛在合作伙伴,甚至直接可以是買家。

當地時間5月7日,Rivian(納斯達克股票代碼:RIVN)公佈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期內,該公司生產了13,980輛汽車,交付13,588輛,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9%和71%,超出預期。而今年預計產能僅有5.7萬輛,遠不及市場預期的8萬輛。

同期,Rivian總收入爲12.04億美元,同比增長近一倍,但淨虧損高達14.46億美元,同比擴大7.2%;調整後每股虧損1.24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虧損1.15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Rivian耗盡了15億美元的現金,遠超預期。截至3月31日,Rivian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總額約爲79億美元,按目前的現金消耗率,還能再燒五個季度,現金流吃緊是Rivian活下去的最大挑戰。鑑於Rivian於4月關閉了工廠進行升級,第二季度的支出賬單也將非常昂貴。

獨立研究提供商CFRA指出,Rivian在第一季度售出的每輛車的總虧損約爲38,800美元,在可預見的將來,利潤虧損仍可能持續下去。“我們認爲,Rivian的情況非常嚴峻,其第一季度負15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對激發人們對公司的信心無濟於事。”Fact Set的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Rivian至少還要再過三年才能達到自由現金流轉正。

當前,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業務正在應對停滯不前的銷售增長壓力,較高的價格和充電問題仍是最大的阻力。正在準備生產下一代R2和R3車型的Rivian,需要面對來自特斯拉等汽車製造商的激烈競爭,這些對手亦在大力投資於AI 驅動的自動駕駛技術。如果Rivian與蘋果建立合作關係,R2和R3車型有望使用蘋果的技術以提高競爭能力。

如此看來,這一合作共贏或許將會是“蘋果造車”的最佳歸宿,21世紀經濟報道也將對後續保持密切關注。